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初探

2020-10-21雷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8期
关键词:科学素质高中生物教学

雷飞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生物的科学素质是教育的理念之一。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培养,要促进他们科学思维的养成、重视实验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和注重生物科学史教育及渗透STS理念。这些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科学素质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科学素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高中生物在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但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注重讲解生物学知识,而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一、科学素质的概念

科学素质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物学科中,科学素质指的是培养学生在生物方面的素养,让他们掌握好生物的知识和具有实践的能力。因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在生物学科中掌握科学素质是必要的,这也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高中生物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的思维、科学的实验态度、科学的实践能力、科学的探究精神等。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对策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思维的养成,要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即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当作主体,选择一些具有研究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究,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并学会构建生物知识体系,使自身的生物知识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进而有着科学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时,要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的方式就是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保持主体的地位,教师在这过程中,要向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种方式也是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进而引导学生对于问题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积极地去解决问题,以此提高自身的学习生物的能力。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需要探究的,如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一章中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考察如何用高倍显微镜来对线粒体和叶绿体进行观察,这一课程只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对这类知识感兴趣。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采取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即分析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方案、得出结论、进行交流。教师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在也会不断地进行思考、交流,学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还能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建立科学的思维,促进科学素质的发展。

(二)重视实验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的生物实验,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感受生物体,对产生的生物现象进行直接地观察,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能对他们的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并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要重视研究方法,教师可以对学校的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积极地开展生物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地指导,让他们注意观察实验的过程,采取适合学生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实验教学中学习到生物知识。另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将一些需要验证的实验变成探究的实验,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究、讨论,让他们感受到生物探究的兴趣,以此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有所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课外实验内容进行拓展,在实验教学中,不仅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操作,而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发现教材之外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种方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例如,在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与实践的这本教材中,有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師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先拿出事先买好的葡萄酒和果醋,还有自己制作的果酒,然后引出本课的标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果酒和果醋,这些内容如果教师单独地进行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进行实验教学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三)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

高中生物涉及很多的知识,包括化学、物理等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这一点,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把握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让他们全面地了解知识,让他们在学习生物时,能够将生物学科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新的知识,这样也有利于他们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其中专题1中是关于“基因工程”这一内容,生物教师在讲解这节课时,可以将它与化学学科、物理学科、政治学科结合在一起,在化学学科上,表现的是技工基础;在物理学科上,表现的是物质基础;在政治学科上,表现的是道德基础。教师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建构一定的知识网络,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

(四)注重生物科学史教育

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中,并不是进行知识的讲授就可以,而应该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构建,但是生物课程有着很强的探究性,并不是简单地堆积历史,而是许多科学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而形成的,生物课程需要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另外,在生物中,有许多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例,有许多生物科学史的知识,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史、生物起源的发展史等,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这些发展史,要让他们感受到生物科学家具有的不惧艰难、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利于让他们领悟科学的精神,进而提高生物科学素质。

(五)渗透STS理念

STS指的是科学、技术、社会,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这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S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注重将现实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渗透STS理念。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现实社会与生物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会用生物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使学到的知识能够得到运用。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一理念,教授学生有关STS理念内容的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有一些是关于“糖类、蛋白质”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时,可以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向学生讲解人体需要这些物质,这些物质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帮助,并向讲解这些物质摄入过多给人的身体带来的影响,让他们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树立科学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必要的,这要求教师要对科学素质有准确地理解,在进行生物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当作主体,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进而促进科学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吕继华,王亮.高中生物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9(11):78-80.

[2] 赵海琳,高睿.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56.

[3] 彭军生.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164-165.

猜你喜欢

科学素质高中生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