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探究
2020-10-21张磊温新华
张磊?温新华
摘要:BIM技术作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技术,其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保证工程的安全高质量施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发现,BIM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施工现场的相关技术设备比较落后,而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根本无法发挥出BIM技术的真正作用。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BIM技术的研究,利用BIM技术建立施工安全指标,进行危险因素识别、施工协调以及安全事故的防范,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这些都可以提高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优势
1.1 安全信息管理可视化
利用BIM模型结合协同平台,将模型中嵌入多种施工过程的信息,实现信息高度集成和可视化。例如:现场安全设备通过二维码扫描跳转至对应构件/设备模型,关联该构件/设备模型所有关联表单和历史问题数据,现场巡查发现的安全问题,通过移动端将安全检查标准清单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可以很好的还原问题的发生地点及对象,通过线上进行问题跟踪整改处理,实时信息传达各方,持续追加和跟踪历史数据。
1.2 模拟性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施工企业只能通过图纸或者CAD软件的二维效果,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研究,而且往往只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概念性地进行相应的安全预案的制定和确定安全施工方案。这种概念性基本就是一种感官认识,属于传统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只能粗略确定安全施工准备工作、安全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安全施工后期可能出现问题。此种方法局限性太强,稍微疏忽或者想不到问题时,就会因为考虑不周全,而造成安全隐患,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问题,当BIM技术应用其中时,由于BIM技术具有可模拟性的特点,在施工前将相应的图纸数据输入到BIM软件后,通过其特有的功能,可以将整个施工全过程情况,通过科学的模拟,从而提前做好相应的工作,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BIM技术可将危险源置身于虚拟场景中分析,进行危险源自动搜索、识别,极大方便了危险源前置管理。例如,吊篮安装、深基坑支护等工作施工时,通过BIM技术可模拟性的功能,将吊篮安装,展示到屏幕上,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三维立体的效果,可以很清楚地知晓吊篮安装的布置要点、布置范围,以及布置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从而根据模拟的隐患情况,正确地实施吊篮安装措施,预防吊篮安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出现的安全隐患。
1.3 可出图性和协调性
BIM技术的应用可推进建筑工程施工图的构建,其可以明确清晰地展示施工图,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施工图构建的时间,有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此外,BIM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性能就是协调性,其主要体现在:开展建筑施工工作之前,BIM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且便捷地处理一些事情,BIM模型可以形象地展示施工场景的安全风险,可视化的安全要求和标准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能够让施工作业人员亲身感受,从而达成安全共识,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指导现场作业行为。例如,BIM技术通过建立模型,在三维虚拟空间中提前对方案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论证施工各类假设情境的优劣,对方案优化调整可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进行。
2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分析
2.1 建立施工安全指标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安全指标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明确了相关指标,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其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方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建立施工安全指标。因为在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的数据之间是存在关联的,一项数据的变动会影响其他数据,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所以利用BIM技术构建其建筑模型之后,施工方就可以对模型中的数据进行调整,了解该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风险,制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指标。
2.2 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安排
施工场地的规划与布置在工程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易受地形、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施工现场有可能不断出现实际问题和突发事件,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场地布局规划也会受到施工要求、绿化、防火、交通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之间存在着灵活影响,使得施工现场布局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难以应对,所以在进行布局设计时,便可以应用BIM技术。三维模型演示有助于施工现场规划布置,对于机械设备、塔吊、脚手架,以及排水、水电线路布置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前合理地调配工地资源,实现施工场地空间的合理使用,有效提升施工工期的合理性,减少成本的损失,避免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借助BIM技术进行评估和分析,能够大幅提升施工布置效率。同时对材料的摆放储存采用BIM技术,使其靠近运输线路,可以减少模拟材料在现场二次加工的放置。合理协调材料位置和通道的运输,并应用BIM技术来确定脚手架和模板之间的特定重叠部分,检查脚手架和施工之间的任何不一致,以避免安全问题。BIM技术应用于施工现场布置时,应确认施工方案是否完善,并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评估,改善平面设计缺陷,直观管理施工现场,避免建筑空间冲突,增加安全系数。
2.3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检查
面对日益复杂的施工环境,BIM技术可以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例如,使用BIM技术逐一检查施工图,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排除图纸错误问题;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因施工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在施工环境中应利用动态模拟BIM安全分析软件,采集工艺、技术等数据,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然后根据软件分析的结果确定这些区域,来针对性解决。此外,借助BIM技术,可防止事故现场人员进入事故危险区域,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促进施工安全开展。BIM技术还可以用于可视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三维碰撞检测的动态功能。例如,管道的碰撞检验、用于检验结构的碰撞检验等。通过Revit、Archicad等软件建立BIM模型,并使用碰撞检测插件NavisWorks。合并后检查每个部分与每个部分之间连接性,随后执行并管理标记与优化之间的冲突。BIM能够保证安全管理措施的及时性,并对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存在的隐患进行管理和控制,基本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2.4 加强人员培训
BIM技术是一项新的软件技术,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代化软件技术,BIM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而安全管理人员要想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进行实质性应用,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应用BIM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运转BIM技术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否则就会形同虚设。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有必要对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引导,从而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实质性效果。
3 结语
BIM技术可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多方面的技术支持,模拟项目未来任意场景,提前预判安全风险点,既能对施工空间管理理论和技术深入研究和探讨,也能指导现场一线施工。而施工方案优化可以避免沉没成本的发生,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的提升势必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BIM模型在安全管理中多方面的应用可以有效改进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狀态。
参考文献:
[1]杜杨,马华明,戴晶,石盛玉,宋吾军.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综合应用[J].建筑施工,2019,41(6):1177-1178.
[2]潘健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126-127.
[3]李计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