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2020-10-21彭传军
彭传军
摘 要:花铃期的田管理措施是否得当是决定棉花能否获得丰产的关键,本文对棉花花铃期的水肥投入、整枝化调及“三虫”防治等管理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为棉花花铃期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花铃期;管理
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该时期棉株逐渐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转向为以生殖生长为主[1],茎、枝及叶的生长都达到最大值,同时大量现蕾、开花及结铃对养分的吸收达到高峰。因此,该时期水肥运筹、田管措施是否得当是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本文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对棉花花铃期主要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1施足花铃肥
花铃期是棉花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激增,一般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滴灌地肥料投入在60kg/667m2左右,以复合肥料(总有效成分52%以上,N∶P∶K比例为34∶7∶11)为主,尿素为辅的原则,在滴灌用肥中,打顶前后的3次用肥占到总用肥量的3/5,以促进棉株生殖生长,确保伏前桃。于倒二水及8月23~28日,随水滴施3kg/667m2尿素和1kg/667m2高纯度磷酸二氢钾,此时中下部的棉桃正处于木质化时期,内部发育已基本成熟,中上部棉铃处于内部充实膨大期,此时滴肥有利于棉桃吸收养分,利于籽粒的饱满和棉纤维的充分发育成熟,减少不孕籽的数量,增加中上部铃重。
2合理灌水
适时、适量灌水对协调生长发育进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6月中下旬,也正是棉花的需水临界期,可掌握两头轻中间重的原则,前期肥水过旺会造成徒长,打顶前后的足量灌水则可满足现有成铃以及花蕾正常生长的水分需求,对增加中下部的铃重较为有益,停水时间不宜早,一般于9月5日后停水。
3适时打顶,合理化调
3.1适时打顶
打顶是棉花整枝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适时打顶一是可以打破棉株主茎较强的顶端生长优势,改变棉株体内养分运转和分配情况,使养分向结实器官运输,多结铃,增加铃重。二是控制主茎的生长高度,避免出现无效果枝,使中下部果枝上的蕾鈴获得足够的养分,增蕾保铃,减少脱落。三是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早熟,减少烂铃。打顶的关键在于掌握好时间和方法。打顶时间应根据霜期、地力、品种、密度、棉株长势、长相灵活确定。正常年份,打顶时间一般在7月1~15日为宜,原则是“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要求打1叶1心,切忌大把揪,以免打掉有效果枝。对于密度大、长势旺、封行早、田间郁蔽的棉田,在打顶的基础上,应于8月上旬打去棉株群尖、老叶,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烂铃,减少脱落,促进早吐絮。
3.2合理化调
棉田化学调控掌握“轻、勤”原则,对长势弱的棉田不予化控,打顶后可以由1次重控改为2次化控,第1次在打顶后5~7d进行1次,用量为4~6g/667m2;第2次在打顶后12~15d进行,用量为8~10g/667m2。坚持化控与滴水、滴肥及叶面肥喷施相结合。化控一定要因棉株长势而定,切忌随意加大用量。
4“三虫”防治
棉铃虫在化学防治时,应掌握“打虫不见虫,用在卵高峰”的原则,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要发挥好玉米诱集带测报和诱集人工捉虫的作用,在成虫高峰期,坚持在田边摆放杨树枝把诱蛾,并定时收蛾,定期更换新鲜草把,同时加大灯光诱蛾的力度。狠压第一代,对二、三代棉铃虫的防治采取生防防治,减轻对天敌的伤害。三代棉铃虫具有发生早、发生量大、成虫持续时间长、幼虫危害期长、世代重叠、产卵不集中的特点,应根据虫情的发展趋势,在8月中旬后再防1遍。
棉叶螨的防治以点片为主,对点片发生的地方要做好标记,发现1株治一片,发现一片治一块,正反两片喷药。根据近两年的实践,使用机动泵喷枪防治,省时,省力。在用药方面应尽可能选用具有保护天敌作用的药剂。建议对棉田田边的农渠、林带经常放水,保持田间湿润,不受旱,创造一个良好的防治环境。在7月下旬,打去玉米诱集带中下部老叶,减少害虫寄居场所。
棉蚜防治要坚持早查、早治、防早、防小的原则,掌握棉蚜的发生规律,合理水肥运筹,使棉花壮而不旺。
在“三虫”防治上强化组织协调,进行统防、统治,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花铃期的管理,提高水肥运筹,化调整技及“三虫”防治等工作水平,协调棉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使棉田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更加协调,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潜力,在苗齐苗匀上下功夫,增加单铃重,才能不断挖掘棉花的高产潜力。
参考文献
[1] 杨莹娜.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