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生活德育的有效途径探析
2020-10-21范哲
范哲
摘 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已经满足不了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因此在现代化的教育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生活德育的建设、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设置的德育要求应当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使学生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校学生;生活德育;有效途径;探析
引言:
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项就是生活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环节。而当今的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感性认知较为丰富,易于受外界舆论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具有侵蚀性、误导性等消极舆论,对高校学生的品德修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侵害。例如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为了博取关注而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造谣生事,以及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等事件的出现,均显现出网络消极舆论的危害,已成为影响与制约高校德育教育实际效果的主要因素。
1、高校学生生活德育实施的重要意义
生活对于德育教育来说,不仅具有工具作用,具有本体价值通过互联网、纸质书籍等方式查阅大量有关德育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人员普遍以德育回归于生活为主要观点和目标,主要针对现实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进行批判和反思。鉴于此,回归生活理所当然地成了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和新路径。与此同时,还有学者表示,德育之所以会与生活相互脱离,是由于德育课程过于重视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灌输以及将知识作为核心逻辑,继而使德育教育成为知性德育,而不是实际德育。从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德育回归于生活”,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较深,特别是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影响。胡塞尔针对当时科学危机,总结并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继而,部分学者利用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认为我国传统德育课程是在“知识中心主义”下形成的,是科学层面的德育教育,而不是生活层面的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所以,回归生活本位的德育教育,是从根本上缓解科学层面德育教育问题的有效方式。
2、高校学生生活德育的有效途径
2.1培育高校核心价值,强化校园学习环境
高校的生活德育环境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去向。优良浓厚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更好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能净化学生的心灵,抵抗西方不良风气的干扰,所以校园学习环境的建设是高校生活德育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校园学习环境建设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引下更好地学习,排除急功近利工具性的学习心理;其次是加强师德的培育,端正教风。教师要以身作則,做好“标杆”和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拼搏进取的同时,自觉抵制学术市场化所形成的利益化干扰,关爱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甘于做学生成长的阶梯,培育纯正的学习氛围。最后,高校要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将“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和谐共进。在成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挖掘生命的潜力,不断传递校园好声音,搭建人生出彩平台。
2.2立足现实,明确生活德育目标
大学生的生活德育教育,应当从生活德育目标入手,明确生活德育的目标,才能够细化生活德育内容,将以后的生活德育教学模式确定下来。因此,教师在生活德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立足现实,明确生活德育目标;之后再以生活德育目标为基础,将生活德育内容、教育模式、评价方式等问题确立下来。关于生活德育目标的确立,我认为应当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方向。现阶段的大学生从其道德品质上来说,没有完整的、正确的人格,没有清晰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的生活德育教学目标应当转变学生的这些不良道德品质,使学生的人格逐渐完善,具有清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还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遇到事情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学生能够具有真、善、美的品质。立足现实,明确生活德育目标,应当将这些目标再进行细化,形成高校阶段更小的目标,更易于学生达成的目标。因此,我为学生明确了爱国爱学、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以礼待人等具体的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高校的生活德育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备优秀道德品质的人。当确立了这些生活德育目标之后,教师便可以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以便使学生能够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成以上生活德育目标。立足现实,明确生活德育目标也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实施教育工作,使学生的道德培养能够有显著的效果。所以说,在高校生活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现实,明确生活德育目标。
2.3 提高学生德行修养的自主性,促进其自身的“杀毒”功能的不断提升
高校学生的“修身立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不仅需要生活德育教育的引导与规范,同时,还需要学生个体的自我修塑与完善。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德行修养的自主意识,促进其自身“杀毒”功能的不断提升,形成对网络不良舆论的免疫力,就成为促进高校生活德育教育舆情风险管控应随机制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在生活德育教育中,应不断提高学生对生活德育教育重要意义的理解程度,促进其对于“立德树人”重要内涵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形成德行修养的自觉意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能够恪守社会公德,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形成对网络不良舆论的防范与杀毒功效,在确保高校生活德育教育舆情风险管控应对机制良性运转的基础上,推进高校生活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生活化实施策略应当以生活为基础,立足现实,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据实分析,细化德育教学的内容;注重体验,平衡德育教学的模式;观察行为,建立德育教学的评价方式。这些生活化实施策略均可在德育教学中进行应用,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金华 . 生活德育论的理论隐忧与现实困境—— — 对近年来“生活德育热”的冷思考 [J]. 高等教育研究,2018,36(8):70-76.
[2] 汪凤炎,倪嘉文 . 基于生活又复归生活:《菜根谭》务实的生活德育观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6):23-29.
[3] 曾妮 . “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 — 一项普通高校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J]. 教育学报,2017,10(1):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