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群的网络行为分析

2020-10-21梅艳萍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微信群社交媒体

梅艳萍

摘要:本文以三个校园微信群为例,从用户沟通、内容产生、网络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不同类型的微信群中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信群内部信息传播的共性与个性的探讨,以及影响微信群活跃度与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微信群;社交媒体;网络行为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应运而生。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地域的限制,让沟通无界限。使原本基于地理因素而形成的“线下”社交空间活动变成了“线上”的空间实践。而微信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交媒介新产物,已成为现如今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介。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对微信的使用黏性越来越高,微信社群,俗称“微信群聊”,成为人们线下生活之外最重要的活动领域之一。微信群是以人际交往的“圈层文化”为基础,内部多对多的复杂对话结构涉及不同的网络群体、用户行为以及交互方式,其网络形成和演化机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于传统社交网络的新特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揭示和把握微信群内部交流网络结构演化和用户行为特征。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与特征

(1)A1为某公司内部全体员工群,150人,以具有一定社交关系作为论据支撑;

(2)A2为某学校周边外卖群,500人,以具有一定社交关系作为支撑;

(3)A3为成都市兼职群,320人,不具有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为支撑。

2.研究所选取的时间段: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20日

3.获取数据的方式:以定时统计为主,数据字段包括:时间、节点账号名称、 数量统计、状态、类型(文字、视频、表情包、图片、视频等)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微信群呈现少数人主导交流的现象,“沉默的螺旋”现象明显

微信群内成员互动交流的基本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微信群的使用、沟通情况。根据观察统计,A1群的交流频率是 :1%的人发言占比为 25%、5%的人发言占比为61%、10%的人发言占比为82%;A2 群的交流频率是:1%的人发言占比为23%、5%的人发言占比57%、10%的人发言占比为74%;A3群:1%的人发言占比为 21%、5%的人发言占比为51%,10%的发言占比为63%。

己交机械设计

2.微信群聊内交流的主要形式为:文本、表情包、图片、网络链接、红包

Worsley(1987)曾提出社群的廣泛涵义:社群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 。因此,我们大可以将微信群聊看作是一个社群,用户通过微信群进行沟通、发布消息、进行人际传播。

微信群聊内交流的主要形式受群聊的类型影响,不同类型的群聊,对应的成员身份不同、群聊的属性不同,就会导致微信群交流的主要形式不同,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群聊,传统的文本以及网络链接的占比均是很大的,可见,微信群也是信息扩散的主要场域。

3.影响微信群聊的活跃度的因素:群的属性、成员结构、话题共识、现实关系。都好滴好

社群的活跃度主要表现为群内交流的次数,人员参与的数量,存在时间的长短等,影响微信群活跃度的因素在三个案例中各有不同。

A1的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群的属性及现实关系有关。据观察,A1的活跃高峰期稳定集中在公司有重要事件发布的时候,且大家的回复内容也较为单一且统一,以“收到”、“1”为主。

A2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群的话题共识、成员构成有关。此群为校园周边的外卖群,建群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大家与商家沟通点外卖,因为,加入到该群中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寻找吃上面的便利,因此每天的中午和晚上和夜宵时间是群内活跃度最高的时候。A2群所拥有的目的统一性是其余两个群所不具备的。

A3的成员绝大多数没有现实中的任何关联,群中经常出现各类兼职招聘的宣传,但各类讨论并不热闹,多数是单向输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微信群整体的活跃度在下降。

四、总结与反思

1.对社交媒介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逐渐忽略现实中的沟通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找其他人沟通解决一个问题,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你被拉进一个叫做“群聊”的组织,并被迫在这个组织里进行大大小小的事件处理,似乎没有什么必要通过线下的现实场景进行沟通,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手机连接。笔者认为,若将线上亲密关系更好的拓展到线下,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以及加强社交媒介的规范这三方面入手,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利用社交媒介,使得社交媒介真正的达成它的初衷——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2.信息量过载导致人们疲于维系线上微信群的沟通

公司群、部门群、客户群,家庭群、同学群……现如今我们的微信已被各种微信群占领,“每天的工作从起床后处理群消息开始。”这是微信团队《微信生活白皮书》中描述的一个典型微信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泛滥等问题日益突出,用户背负越来越重的负担。我们被微信群绑架了。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仅分析了微信群成员之间信息交互情况,从静态结构角度分析了微信群网络信息交流的特征,没有考虑微信群成员互动随时间的变化所呈现的动态演化特征; 其次,仅通过对用户特征量的统计分析揭示用户行为特征及规律,但没有结合会话内容深层次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含义及动因,调查结果不严谨。

参考文献:

[1]王含悦. 浅析微信的信息传播特点 [J].科技传播, 2017.9.

[2]禹卫华. 微信群的传播分析:节点、文本与社交网络 2016.10.

[3]王爽、魏宝涛. 微信朋友圈的“社群空间”与认同感.

[4]白志超等 微信群内部信息交流的网络结构、行为及其演化分析——基于会话分析视角 2017.5.

[5]腾讯科技. 2018 微信数据报告发布. 腾讯网.

[6]王芳, 翟羽佳. 微信群社会结构及其演化: 基于文本挖掘的案例分析2016.3.

猜你喜欢

微信群社交媒体
微信群于回肠膀胱造口患者出院延续护理的应用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让“微信群”成为农村流动党员参加“两学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