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2020-10-21阳清凤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影响。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具有众多的施工环节,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例如浇筑工艺、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振捣效果以及养护质量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而无法保证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阶段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接着分析了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及其应用,希望能给有关施工企业和人员可供参考之处。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极为重要的材料,并且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也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同时对于建筑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充分明确工程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同时结合工程自身情况来确定最适宜的施工方案,从而最为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为后续的施工奠定有利条件。因此在施工前,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以及搅拌、浇筑、捣实以及护养等方面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有所保障。

1 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阶段,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以及相关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现阶段的建筑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使得混凝土浇筑施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涉及到众多的原材料,包括钢筋以及混凝土等,并且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密实度,因此施工作业量有所增加,并且施工任务较为艰巨和繁重,使得混凝土浇筑技术难以得到应有的效果。为了使得混凝土浇筑工程效率和质量有所保证,必须加强工程的质量把控,为整体建设质量奠定基础。

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 合理配比混凝土

为了进一步促进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加强混凝土强度和厚度的管理,对此就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混凝土配比,同时进行混凝土强度和厚度的控制,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对水化热情况进行优化,从而防止出现裂缝问题,在根源上加以解决。在合理控制混凝土配比过程中要选择具有较低水化热程度的水泥,同时向其中添加一定量的矿渣水泥以及粉煤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足够的强度。

2.2 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实际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合理的筛选混凝土配合比,把控好凝固时间再进行混凝土的运输,要注意在这过程中不能再进行加水。当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要在浇筑前合理的处理施工混凝土,在振捣工序过程中,严格遵循浇筑顺序,插入过程要速度较快,而拔出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这样能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从而满足施工要求。在混凝土凝固前,要确保所有浇筑施工已经做好,从而有效防止其表面裂缝的出现。在整个浇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中断,如果实在不能连续的进行浇筑施工,要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紧急措施,从而使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有所保障。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要注意进行温度的测量,掌握大气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中心温度之间的差距。

2.3 混凝土温度控制

在实际工程中,怎样避免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直是整个工程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混凝土温度的提升,从而增加了混凝土中的应力,进而造成了裂缝问题的发生。因此若想合理地控制裂缝问题,就必须要控制好温度问题,使其处于可控范围内。在实际工程过程中,可以采取覆盖和低温水的方法,提高散热速度以及浇筑工程的施工速度,保证其温度不高于18℃,在该温度范围内可使混凝土变形情况得以控制,进而避免裂缝温蒂出现,保证工程的质量,有效节省成本,保证施工效益。

2.4 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4.1 进行位置浇筑

钢筋对于整个建筑起到主体性的支撑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是工作过程中要密切的关注钢筋具体位置,保证其正确性。如果发现钢筋位置错误或者发生了一定偏差,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更正,使建筑物的稳固性有所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物的主梁位置处,一般钢筋分布较为密集,因此在这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确保严格和细致,不能再钢筋位置不确定时盲目进行浇筑混凝土,要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我国相依你给标准和要求,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4.2 合理控制泵车质量

在设置泵导管过程中,要保证开始时水平处能够高出15m,在注入点处放置导入管。在其他部分中通常来说锥形管和橡胶软管不适宜,如果有转弯问题发生,要确保接头处连接紧密。如果导管发生倾斜问题,要注意防止导管中进入空气,从而造成混凝土中有空气注入。同时要注意泵同钢筋时不能有接触,运输过程中要在料斗中留一部分混凝土,控制好初始泵速,实施观察泵压力,对其进行控制,保证处于18MPa左右。

3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3.1 基础浇灌

当前阶段,建筑工程多种多样,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将浇筑技术进行合理分类,通常来说主要有大体积、阶梯式和条形三种主要呈现形式。一次性按照台阶分布来完成浇灌,阶梯式的浇灌技术能够防止缝隙的出现。对于大面积浇灌来说,通常采取分层分段的技术来浇灌,要注意保持浇筑的连续性,不能出现离析现象。在混凝土发生凝固时膨胀和收缩现象都是十分常见的,要注意通过对其采取合理措施。而对于构件施工来说,通常具有较长的水平距离,因此在进行浇筑时要注意在模板两侧进行标记。如果一次性浇筑不能完成,可以在基础后浇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当对尺寸的数据有了明确了解后,要严格控制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膨胀问题以及收缩问题,从而防止对后续的施工问题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条形施工通常也具有较大的水平距离,因此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两侧的模板在浇筑前进行相应的标注,使得分层分段方式能够有效使用,保证各段之间的密实度,通常为2米到3米左右,从而有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中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3.2 剪力墙浇灌

通常来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剪力墙浇灌的主要手段在于长条形流水线方式。在地面和墙体处浇筑一层均匀的混凝土层,厚度约为5cm,并将其作为墙体浇灌的基础,确定施工空隙,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门洞情况。必须要保持剪力墙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不能发生中断现象,同时要保持接口处振捣力度足够,使混凝土振捣密实度有所保障。

3.3 梁板浇筑

不同的板梁通常有着不同的浇筑方式,对于肋形楼板来说通常通过赶浆法来进行分层浇灌,当浇灌到达楼板时在进行楼板的浇筑。当完成振捣工作后,通过尺刮方法来平滑处理浇筑表面。除此之外,梁体或者板体的浇筑要在柱子或者墙体浇灌完成60min~90min之后进行,从而实现更好的浇筑质量和效果。

3.4 混凝土浇筑养护

要想更好的实现工程施工质量,要加强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工作,通常来说,当套 PVC 管、测量放线、入场检查、浇筑、振捣环节完成后,就可以开展工程的养护工作。在具体的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结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浇筑工程完成后,要在十二小时内完成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注意把握时间,确保养护工作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并且也要注意养护工作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护。

4 结语

總而言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建筑施工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但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对此要不断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保障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姚盛.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研究[J].门窗,2017(5).

[2] 邓福喜.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浅析[J].科技资讯,2016(22).

作者简介:阳清凤(1983-),女,工程师,学历大专,主要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桥梁现浇箱梁支架工程施工方案探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