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策略小议

2020-10-21简雪梅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初中语文对策

简雪梅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应当立足新课改的思想,深入解读传统散文阅读存在的问题,本着“学生主体”原则、“创新性”原则,巧用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评议赏析法等的应用,优化散文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对策

散文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字词句的内涵理解,同时还应当深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进而达到全面提高散文阅读质量的目的。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散文具有篇幅短小、言辞优美、更注重情感抒发等特点。而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则是在充分理解字词句内涵的基础之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中,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部分教师侧重于字词句的解读;而部分教师侧重于情感的体验。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利于最佳教学效果的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教育改革的思想,立足当前散文阅读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创新,实现最佳的散文阅读指导效果。

1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要求

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就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基于教育改革的目标,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初中语文的散文阅读为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也应当有所改革创新:首先,深入分析初中语文的散文,我们不难发现:从文体上而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具有形式灵活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散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应当改变过去机械的、单调的阅读形式,采取形式多样、灵活的方式指导散文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其次,传统的散文阅读,过度重视散文的谋篇布局以及字词句的讲解,忽视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深化对文本思想、情感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观。

2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1 学生主体原则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也应当明确“学生主体”的教育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散文阅读中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为全面提高散文阅读的质量奠定基础。

2.2 创新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创新性的原则。这里的创新,不仅仅是指内容上的创新,更是指形式上的创新。例如,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散文阅读时,要善于整合信息技术的教育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散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提高阅读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散文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散文阅读思维,提高其散文阅读的质量。

3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有效性对策

3.1 朗读教学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读”,尤其是大声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至关重要。我们知道: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言辞优美,如果不读,如何感知其中的美?同时,朗读,还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内涵,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散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强化朗读训练,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深入体会言语的美感、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散文阅读的质量。例如,在老舍《济南的的冬天》一文的教学中,本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为:带领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因此,笔者在该文的教学中,首先强化了朗读训练,通过师生共读、学生自读等,让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3.2 情境教学法

前面我们谈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很多言辞优美。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读,感知文章言辞之美、内涵之美、情感之美。那么,如何让学生充分感知散文之美呢?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采用情境教学法,巧妙地借助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散文阅读兴趣,全面提高散文阅读的质量。还是以《济南的冬天》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就进行了情境导入: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大自然到底赐给了济南何等绝美的景致,让作者如此心醉神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种富有悬念的导入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济南的冬天”充满神往。除了情境导入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等方式,给学生创设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3.3 评议赏析法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唯有细细品味,方能感知语言之美,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巧妙地借助评议赏析法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评议赏析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在此基础上感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取得了好的散文阅读效果。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传统散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巧妙地借助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评议赏析法的应用,优化散文阅读效果,让学生在感知字词句的基础之上,深入解读文章的情感,提高散文阅读的效果。

參考文献:

[1] 陈雄山.初中语文现代散文作品阅读指导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45.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初中语文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