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在现代企业的发展探析
2020-10-21肖慧娟张晓娜刘雨晴
肖慧娟 张晓娜 刘雨晴
摘要:会计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财务收支具备不确定的特点,使得会计管理中隐含了诸多的风险,这会严重影响到企业资金的运转情况。基于此,文章简要地分析了现代企业中会计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针对这些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为企业财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会计管理;财务风险;现代企业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存在着不少的竞争压力,这种环境下,开始有更多企业选择通过强化内部的会计管理来防范财务风险的出现,以此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从某些方面而言,并没有处理好会计管理和财务风险之间的管理,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所以,现代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去实施相对应的防范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一、现代企业中会计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具备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现阶段,有些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主要体现在财务方面,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所以在出现财务风险的时候,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应对策略,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潜在的财务隐患。
(二)不完整的监督模式,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虽然有的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没有做好外部的监督工作,使得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低,工作能力不高,乱记成本,没有正确区分会计期间,整个监管工作都处在表面,使得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三)缺乏管理意识,对风险缺乏预判能力
企业运行的时候,有些领导的风险防范意识差,面临一些重要问题的时候会作出错误的选择,主要是他们的综合素养不高,对风险缺乏判断能力,不清楚一些重要的会计账目,使得整个管理工作都比较混乱。
二、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规避财务风险
制度是企业会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为了构建一套标准且具体的会计制度,应该结合企業的实际情况,将制度的条件,系统和编制过程考虑在内,从而确保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可以规避掉一些财务风险。第一,多层次的会计制度,将以前的规定和现在的会计分支结合在一起,保证会计制度的安全性。第二,符合市场发展的会计制度,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制定和企业发展相符合的会计准则。第三,健全约束机制,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持续推广,而且各个国家的经济是相互促进的时候,出现了更多的跨国企业,这时候就必须要健全约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内在管理+外在监督体系,避免财务信息的失真
在内外部的会计监督机制中,需要企业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一方面是内部的管理,主要是强化风险的评估和控制,认真去分析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由于不同的企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文化,所以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结合产业、文化和法律因素,将企业自身的特点考虑在内,在比较和分析的过程中制定相关的指标。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例如销售和采购部分,在提交报表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检查各项数据,会计人员再仔细检查两份数据的关联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另一方面,外部会计监督,利用间接性的管理来规避财务风险,这样可以保证会计的公正和客观,企业在违反了公司法和税法的情况下,相关部分要对此财务相应的责任追究,这样才能让会计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事。所以,将内在管理+外在监督结合在一起,这对现代企业才具有更为强烈的法制束缚,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去进行。
(三)提高管理者风险防范的意识,构建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管理者要具备风险防范意识,这样在面临一些关键性问题的时候,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不至于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对此,管理者可以根据财务分析指标去构建预警系统,对于有些企业而言,不仅要建立短期的预警系统,还应该将长期预警系统考虑在内,比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股东的权益收益=净利润/平均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财务危机。同时,还要注重对财务活动的管理,从一些负债经营的实例表明,有些企业决策失败,主要是管理者过于盲目,没有做好提前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工作,所以,将企业偿债能力考虑在内,避免出现财务上的恶性循环。
结束语: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管理工作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要改变以往过于单一的财务管理手段,需要健全内在管理+外在监督体系,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应该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注重各个方面的风险评估,做出最有益的决策,保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张敏. 现代企业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J]. 会计师, 2017(4):45-46.
[2]郭德奇. 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及财务风险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