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室外管线综合的个人心得简析
2020-10-21李海越
摘要:综述了住宅小区室外管线设计的设计内容,探讨了住宅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的一些要点和方法,并就时下新建住宅小区的特点总结了笔者的一些设计心得。
关键词:管线综合;住宅小区;室外管综
住宅小区因其室外管线类型众多,且各类管线与单体的接入点和排出点也密集复杂,无疑是各类建筑中室外管线综合最为复杂的一类。
如今新建住宅小区的主体形式,早已由原先的无地库多层住宅转变为带有大底盘地下室的高层住宅。而相对应的小区管线综合设计,在难度和深度上也大为提高,并成为住宅设计中越来越需要重视的一部分。
1 住宅室外管线综合的布置原则
根据GB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中相关规定,室外管线布置基本上遵循以下几大原则:压力流避让重力流、柔性管避让刚性管、支管避让干管、小管径管避让大管径管、临时管避让永久管。
2 前期方案的管综设计思路
管线综合在项目的方案阶段亦需要参与进来。只有前期考虑充分,在将来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时就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而不是受种种条件掣肘导致管综设计时的艰难。
2.1 住宅前后的预布线思路
对于东西向分布的条形住宅而言,雨污水全部向南或向北排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实际上大多数住宅户型的厨房在北侧,洗衣阳台在南侧,污废水全部向单侧排放,那么污废水底层横管在地下一层路途较长,对地下一层给水消防管及电气桥架的敷设影响也比较大,很多时候污废水仍需考虑双侧排放。而雨水管单侧排放则较易做到,在屋面整体朝南或朝北找坡即可。给水和电气进线则可以考虑在绿化带较宽的一侧进线,水表井和电井均可设置在绿化带中,美观隐蔽。
2.2 化粪池和雨水收集池等室外给排水构筑物的布置考量
对于带有大底盘地下室的住宅小区而言,无法设置在地库内、也无法设置在地库上方的化粪池和雨水收集池,需要在方案阶段就考虑好布置位置。当地库占地过大,化粪池和雨水收集池无放置空间时,应及时提出问题,调整方案。同时,应确认地库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原则上不小于5m,为雨污水干管的敷设留出足够空间。
2.3 雨污水的排出标高
排出标高主要需要校核两个方面:一是雨污水管是否能顺利排至地库轮廓线外,二是雨污水管是否能顺利排入市政雨污水检查井,需要在方案阶段进行估算,前者不足则需考虑加厚地库覆土或抬高起始检查井标高,后者不足则需考虑修改排水路径、整体抬高检查井标高,或设置多个排出口,尽量避免用雨污水加压提升的方法。
3 住宅管线综合的设计要点和个人心得
3.1 进出户管的标高
以无冻土层的南方地区举例,假定室内外高差为300mm,污废水管出户底标高可以控制在室内-0.8m(室外-0.5m)左右,一方面控制室内污废水管不与住宅地下室横梁相撞,一方面保证室外覆土不小于300mm,同时尽量减小埋深,便于室外雨污水干管的埋深设计。给水出户标高反而可以稍低,控制在室外-0.6m左右,同时在室外遵循压力管避让重力管的原则,避让雨污水管布置(但需在雨污水管上方绕行)。在很多南方小区地库覆土仅有1.2m的情形下,此种布置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管线所需要的覆土深度。
3.2 水平管线的布置
GB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中提到,工程管线在庭院内由建筑线向外方向布置的次序宜为:电力管线、通信管线、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给水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再生水管线。而现代小区的强弱电管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力和通信管线,已经发展为强电、通信、广电、智能化线路等多种电气管线,如果按照上文中所述的优先级贴近建筑布置,则污水管线和雨水管线则极有可能无法布置在绿化带和铺装中,而被挤上行车道,对于检查井数量最多的污水管线来说,无疑十分影响道路美观,降低住宅品质。
现在很多住宅小区都有检查井不出现在路面的品质需求,针对这种需求,笔者建议,工程管线由建筑物向外布置的次序依次为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电力管线、弱电管线(包括通信、广电、智能化等)、给水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污水管线距离建筑物2.0-2.5m,其余管线间距最小1.0m。
单体出户管数量以污水最多,故建议由建筑物向外布置的次序第一位为污水管线,对其他管线影响最小;雨水管线、电力管线、弱电管线均需设置检查井,优先设置在绿化带和铺装人行道中;给水管线和燃气管线无需设置检查井,故可以设置在车行道下方;热力管线以及无多余空间布置的强弱电管线,可以布置在车行道的另一侧绿化带中。
3.3 管道综合的豎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重点依然在于重力流的雨污水管。在地库覆土深度有限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在地库轮廓线内将污水管和雨水管的路径交叉,保证交叉段均在地库范围外,有足够覆土设计雨水/污水跌水井。一般情况下当雨水干管和污水干管的标高相撞时,视市政排出井的标高决定降哪类管线,大多数城市的市政污水井井底标高低于市政雨水井,故而在管线竖向交叉时,一般选择降低污水管。
除雨污水管外,其余管线均为非重力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但因燃气管道具有一定危险性,应尽量少转弯,同时注意施工时保护燃气管道不被其他管道的施工开挖而损伤。
4 住宅管线综合的设计与施工的配合
在设计上,住宅的管线综合涉及多个专业,一般由给排水专业设计人员综合电气、暖通、景观等图纸,进行管线综合的施工图设计,再由各专业讨论、会签。而施工部分也是是由不同的施工团队进行管线施工,所以在施工前设计人员与各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议,由施工队就管综图纸提出问题建议,设计人员进一步完善。同时各施工团队也应综合协调,遵循管线避让的原则依次推进,不要为了抢工期而不顾其他专业的管道施工,造成重力管、刚性管等无法布设而不得不重新返工的窘境。
5 结语
目前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线综合设计已经越来越丰富,逐渐作为一项独立的设计内容而存在。但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内容加入进来,比如分质供水,引入再生水/中水管路;或是参考市政管线的设计方向,逐渐进入综合管廊模式,故而住宅的管线综合近年又被称为小市政设计。而这些新加入的内容都将带动新式住宅的发展,为居民营造更加优质与绿色的生活环境,带来更优质的居住体验。
参考文献:
[1] GB50289-201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
[2] GB50015-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
[3] GB50014-2006(2016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作者简介:李海越(1988-)女,江苏省宿迁市,汉,助理工程师,本科,给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