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探究

2020-10-21石茹杨旖伦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时代大学生

石茹 杨旖伦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关注,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应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结合新时代人才需求及大学生内心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丰富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效,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4-0090-02

伴随着十九大的成功召开与顺利闭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旧观念冲突、社会关系多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新时期矛盾与危机等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身心健康,给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调节心理健康状态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观念比较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教学内容与当前学生实际问题存在偏差[1-2];杨荣也提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课程缺乏体验[3]。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结合新时代人才需求,从如何打动学生的内心、从学生成长细节处入手,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节点中去,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成效的探讨。

1 贴近新时代发展思潮,教学观念时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奋斗目标也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定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对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对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至关重要,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和延伸远不止于此,更需要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与当前时代发展思潮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全过程,既有利于学生把握时代发展步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的黄金发展期,是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和核心价值观体系建立的关键期[4],这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与当前时代发展思潮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借助这一契机,让心理健康课程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学生时代情怀。

2 贴近学生成长特质,教学内容生活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文件对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及规范,尤其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有了更加规范的指导意见。然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邓姝婷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内容与当前学生实际问题有偏差、课程缺乏体验等问题[1-3],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的成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生活化、教授内容与当前学生实际问题相契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处处皆是心理现象。心理健康教师应通过恰如其分的引导,从学生熟知的现象入手,比如从众现象、晕轮效应等,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协助学生剖析现象背后的心理本原,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观察,提高了知觉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心理指导,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大学生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对于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影响,情绪变化起伏比较大,在学习及生活适应、人际交往、个人情感等方面面临诸多的挑战。心理健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开展主题教学或专题教育,比如适应主题,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分为大学生活畅想、大学生活大调查、高中与大学之异同、我的大学我做主等系列版块开展,引导学生了解大学生生活、规划大学生生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让学生相互携手,借助心理健康课程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培育心理健康素养。

3 贴近新时代人才要求,教学方法多样化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该与新时代节奏同频,培育新时代人才。马红霞等以大学生人际关系为例探讨了PBL教学法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围绕常见困扰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大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方法、活动体验升华等阶段进行教学,结果表明这一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5]。徐窑窑在研究中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途径单一,缺少对学生情感和体验方面的关注[6]。她首次明确提出将“园艺疗法”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来,将“园艺学、医学、心理学”三者为一体,借助“校园景观”这一重要文化传播载体,打造药用植物园;创建芳香植物视听园;打造“心灵花园”、“快乐花园”等特色主题花园;组织园艺趣味活动等,将学生的动作体验和感觉体验融为一体,调动学生情绪、启发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获得精神解放,提升与人协作、社会交往等能力。杨荣也提出高校应实行课本和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融入案例情境,增进学生体验,引发学生思考,使得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以更好的状态融入课堂学习[3]。课程中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运用团体游戏、一人一故事、心理剧等活动丰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并快乐着。

4 贴近时代发展步伐,教学手段网络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新时代最积极的体验者和践行者,网络在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7]。网络作为教育工具进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逐渐成为一种必然,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既可以保障学生隐私,也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宣泄和抒发自己的情感[2]。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心理老师可以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介进行相关主题的教学,布置作业、在线答疑等,实现与学生线上线下的双向沟通。除了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相关主题的课程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QQ、博客、微信、微博等媒介开展互动。教师在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媒介上,例如微信,提出一个主题,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时效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健康教师如若能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细节、切合学生实际,依托网络化教学、多样化教学方法,师生携手分享心理健康折射出的成长韵味,心理健康课程一定会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一道别致的、润物细无声的成长回忆。

参考文献

[1]邓姝婷.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学术问题研究,2017,13(1)91-96.

[2]赵炜.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创新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2):228+230.

[3]杨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创新研究与实践[J].好家长,2017(31):107.

[4]莫丹华.育“美丽”大学生——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J].林区教学,2018(4):87-89.

[5]马红霞,刘晓玲,高月春,等.PBL教学法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以大学生人际关系为例[J].青春岁月,2017(10):84.

[6]徐窑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的新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138-139.

[7]王健,赵天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移动时代的创新[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88.

(编辑:杨梅)

作者简介:石茹(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通讯作者:杨旖伦(1990—),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时代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例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去学科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慕课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如何上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