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族伦理传统的现代发展

2020-10-21杨玲

科研课题成果通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傣族伦理

杨玲

[摘要] 傣族伦理思想从传统走入现代,在现代社会中寻求发展,而其发展的机缘是: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性道德知识的傣族传统伦理,只有将自身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内化为社会主义道德内涵的有益补充,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在傣族地区发展的有力助手,才可能具有发展的前景和动力。

[关键词] 傣族;伦理;现代发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傣族传统伦理随着时代的步伐,走入了新的时代,在它面前展示的是一副光彩绚丽的现代图景。站在这副图景的面前,傣族传统伦理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可是,这副图景致使傣族传统伦理走入困顿: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如何使自己在多元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框架中,既保持自身伦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又使自身伦理文化保持持续敞开性和长久交汇性,同时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伦理文化前景?为了找到困顿的答案,我们应该进行理性的思考,尝试着在开放的文化语境中,在多元文化交流的框架中,寻找其发展的理论基础,赋予其真正的时代性意义,以期让傣族传统伦理成为这现代图景中一个美丽而独特的风景。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现代化时代,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各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而各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包括其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伦理道德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也需要现代化。作为少数民族中一员的傣族,其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将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顿。

(一)傣族人在现代社会中传统道德认识的困惑

道德认识是一种价值取向活动,它受制于主体的需要和价值模式。傣族人在现代生活中,尤其受到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使傣族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了道德认识的困惑。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对傣族传统道德规范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南传佛教戒律,正随着现代文化生活的冲击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弛状态。西双版纳傣族信奉的南传佛教教义中最具有普遍约束性的是十条戒律 ,在这十条戒律的严格约束下,僧

侣们都养成了具有神圣化和稳固化的生活模式,能不能遵守十条戒律成了衡量僧侣对佛是否虔诚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曾经作为南传佛教和尚进行角色认同的

十条戒律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显著特点就是在现代文化生活的冲击下,十条戒律中有近三分之一以上的戒条对僧侣已失去了原有的约束控制作用,僧侣们的某些特定生活方式已具有某些现代文化生活的色彩。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为例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寺里的僧侣眼界大开,他们面对花花绿绿的现实世界以及来寺参观的时髦游客,也萌生出以佛寺为依托开展创收活动的想法。从2001年开始,寺庙僧侣开始为游客开光赐福,同时也将赕佛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供游人选择。这样使僧侣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佛爷有自己的摩托车、手机,寺里还有现代化的高级音响。僧侶们已不再安于宁静的出世生活,而是在积极追求尘世的幸福。南传佛教的戒律千百年来潜默意化的影响着傣族人的道德规范形成。在现代生活中,佛教戒律对僧侣约束的日趋减弱,势必影响着傣族人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即是否继续遵守传统的道德规范还是转变观念。

其二,年青人宗教观念淡化,强烈关注现世幸福。年青人宗教观念淡化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由于文革中宗教活动停止了十余年,使得一代人未进入佛寺当和尚以履行传统的人生义务,这些人今天己成为青壮年,他们不熟悉宗教教义,在他们世界观形成的关键年岁,未受到宗教教育的影响。其次,这一代人恰恰生活在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期,现世幸福对他们的吸引力超过了傣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因此,强烈关注现世幸福是这一代区别于上一代的明显特征。而由于这一代人正值盛年,处于傣族社会的中坚地位,他们的这种取向不可能不向傣族全社会辐射,以致影响到全社会的宗教信仰行为。以曼飞龙村为例 。在曼飞龙村宗教观念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基本改变了男童均须入寺为僧的惯例。如今,曼飞龙的家长(正值青壮年)多不愿送孩子入寺为僧。他们说:“我们傣族落后就是因为没有文化,因此进学校比进佛寺重要得多。”也有不少男孩子自己不愿进佛寺当和尚,他们的意愿也能得到父母的尊重。在曼飞龙村,80年代以后适龄未进佛寺的青少年己达70余人。目前佛寺中虽有小和尚20人,但未进佛寺的同龄少年多达30余人,超过了在寺男童。现在男童之所以入寺,有以下几种情况:(1)家长说孩子太闹,读不进书,管不了,只好让他们进寺去学些礼貌,让佛爷来管他们;(2)孩子自愿去的,他们认为寺院生活有意思,不必受学校严格的管束;(3)男童的好伙伴入寺了,于是自己也要跟着去,以上三种情况,都己经是家长或本人选择的结果,不再是过去无需讨论的唯一出路。其次,今天曼飞龙村寨的中青年人,虽然也参加宗教活动,遵循宗教礼规,大家拜佛他们也跟着拜,但由于不懂佛经,拜佛只是一种形式,膜拜者并不明其含义,问之则曰:“拜拜求个心安。”当问到今天拜佛能否给来世带来财富时,中青年人多回答:“现在就想富了!哪里还等来世?也没有来世。”“不相信有来世,只相信有今生。”从他们赕佛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们还是有来世观念的,只是已趋淡薄。宗教观念淡化还表现在年青人心目中佛陀的权威性下降以及对大宗宗教消费持否定态度,认为致富是劳动的结果,“拜千赕万,不劳动还是不得吃”。曼飞龙村的中青年人更注重现世的功利,对佛陀和来世都产生了一种疏离淡漠的倾向。

寺院教育是南传佛教传播其伦理规范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寺院教育中断,那么具有很深南传佛教伦理思想烙印的傣族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延续,是否会中断呢?年青人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其宗教观念已淡化,但是,淡化不是被取代,其根基还在。可以说宗教观念和现代观念同时影响着傣族年青人的道德认识取向。

(二)傣族人道德生活中行为选择的矛盾取舍

道德行为选择的必然是人类行为活动的本性决定的。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傣族人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其行为必然会与传统道德观念发生一定的冲突。这就使傣族人在其生活中必然面临着道德行为的矛盾选择,主要表现在:

其一,赕佛内涵的改变,使傣族人的传统宗教信仰道德行为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在勐罕镇的曼春满村由于现实经济利益的驱动,外来游客的影响,以及在销售上的无序竞争,村民们几乎再也无暇顾及信仰己久的南传佛教。村民们这样认为:“我们哪里还有时间去佛寺,自家的事(指小买卖)都忙不过来。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搞(旅游),竞争得很厉害,有空还不如多做些生意。”也有村民认为:“佛寺我还是去的,多捐些钱,让佛祖保佑我家生意好。”一位老村民说:“信不信佛都一样:先前我很信佛,三天两日都要去(佛寺),家里照样穷;现在我一般只在有节事时才去赕佛,日子却好过多了。佛是跟人走的。”可见,由于曼春满村民在旅游商品经济中获得较大的物质利益,因此现世幸福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诱惑,而传统宗教信仰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则逐渐降低。而在大勐龙镇的曼飞龙、曼景例、曼达海、曼广罕等村的村民们则把赕佛的过程看作财力的较量,不自觉地把世俗的消费观念带进了佛寺,这样做的结果助长了各村僧侣在消费方面的攀比心理。曼景例和曼达海两村相邻,两村的僧侣之间常有来往,而生活消费则是他们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曼景例村的不少村民都在做跨境贩牛的生意,将牛运往缅甸出售,经济生活较为富裕,所以给佛寺赕的钱财也多一些。在该村的佛寺里,彩电冰箱、摩托车等一应俱全。而曼达海村则比较穷,佛寺里连黑白电视都没有。两村佛寺间在消费水平上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其结果是,曼达海村的和尚纷纷要求还俗。而对于年青人来说,在赕佛活动期间主要集中在家中应酬宾客,有的年青人在赕佛进入高潮时也到佛寺中去,但却不是参加有关佛事活动,而是把这些佛事活动当作一种特定的闲暇活动形式来看待,即他们关注的主要是宗教活动中具有消遣性的内容而非信仰方面的成份。年青人常利用举行赕佛活动时场面热闹和人群集中的机会开展交友和寻找恋爱对象的社交活动。在一些重要的旅游景点,佛寺内的空地则成了年青人开展文艺演出以吸引中外游客的场所。如景洪市允景洪镇的曼斗村组织文艺宣传队在风景幽美的曼斗佛寺空地上跳傣舞,每星期举行两次演出,观看演出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成为一种利用佛寺景观来举行旅游和闲暇娱乐活动的特定方式。而这种现象在傣族传统宗教规范中则是绝对不允许的。赕佛是傣族传统伦理道德中宗教信仰道德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今,赕佛的形式虽没有改变,但是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傣族人赕佛的目的也随之而变,进而,道德行为面临着重新选择。

其二,生态伦理观受到冲击。傣族人的生态伦理观念历经数千年持续发展而使傣族地区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是随着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政革开放政策后,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潮流的迅猛推进,傣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念受到了全面冲击,其主要表现是:首先由于现代社会资源利用加剧而资源管理一度松弛,掠夺式利用资源的利益驱动依然存在。例如,在橡胶种植业高额利润的诱导和驱动下,一些傣族农民已开始把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薪炭林——黑心树木也砍了种植橡胶,这对傣族村寨周围优美的环境、清净的饮用水必将带来严重影响,扩展开来将会造成全村燃料短缺而危及生存。还有甘蔗上山,发展蔗糖,引发了大面积的毁林开荒,此举虽然促进了蔗糖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被毁坏的山林已很难恢复。其次在精神信仰和观念意识中,人们对超自然神灵的敬畏依然存在,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在年轻人心目中明显淡化,其在年青人伦理道德观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现代文明的传播,尤其是民主改革后,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无神论,使得崇拜各种鬼神的原始宗教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尤其是文革期间更是使得原始宗教受到致命的一击。目前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不论其规模还是次数都呈现出衰落的倾向,使得傣族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原始宗教观念逐渐趋于淡薄,而蕴涵在其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也随之淡化。

以上阐述的是傣族人置身于现代社会中,所产生的道德实践困惑,这是从自身内在外现出的困惑。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主体民族与个体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那么这个交流是否会对傣族传统伦理有一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使其產生发展的困惑呢?

(三)发展的机缘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按照自身的客观规律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前进过程。它从根本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肯定了道德社会运行是一个前进的过程,也肯定了傣族传统伦理的现代发展是一个地方性道德知识的进步过程。

历史在前进,傣族人民与祖国大家庭的各兄弟民族携手共同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传统的优秀道德遗产的“扬弃”而继承和发展的。从社会主义道德的角度看,傣族传统伦理属于传统的道德资源,它与社会主义道德,是传统与现代的表象。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它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如今,傣族传统伦理所生存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社会主义社会,必然面临传统的变迁,因为“传统发生变迁是因为它们所属的环境起了变化,传统为了生存下来,就必须适应它们在其中运作,并依据其进行导向的那些环境”道德知识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使傣族传统伦理找到发展的载体,让传统伦理从不同的社会模式中看到自身所处的境地,找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滋养。所以,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继承和扬弃作为传统道德资源的傣族伦理传统,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首先,有利于傣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伦理道德思想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本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为基础,只有作为要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在新环境取得了发展的可能,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才有发展的可能。

其次,有利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繁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广博的国土上,除了汉族,还居住着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蕴涵在其中丰富的伦理思想,是构建和繁荣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基础。傣族传统伦理,在原始宗教文化和南传佛教文化的熏陶下,不断地完善和渗透于傣族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在道德实践中不断累积道德内涵,使它具有哲理相交织的鲜明特点。无疑,傣族传统伦理思想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组成,对它的“扬弃”,让它的精华部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繁荣。

其三,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对傣族传统伦理思想的“扬弃”,我们可以找到傣族传统伦理中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步内容,如热爱劳动、团结友爱的高贵品质,热爱祖国、反对民族侵略和压迫的爱国主义的深厚感情等等。当然需要剔除这些进步内容中消极的杂质,对它们灌注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内容,使其升华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注入动力与养分。

(四)契合与继承

我们在研究傣族传统伦理现代发展中“扬弃”的问题时,可以看到傣族传统伦理经过批判改造能与社会主义道德相契合的积极要素。傣族传统伦理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凝聚了历代傣族人的智慧,提出了不少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有些已经成为世代相传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并且经过千百年的社会实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伦理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传统伦理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的要素以及经过批判改造能与社会主义道德相契合的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规范中相契合的思想。道德规范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个人同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时,必须普遍遵循的具体行为准则。我国《宪法》规定的“五爱”,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五个基本道德规范。傣族传统伦理与之相契合的思想表现在:

傣族人民世代热爱祖国。傣族世代居住在云南边疆,心向祖国,多次粉碎英、法、日帝国主义的挑衅和入侵,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例如1943年日军从缅甸侵犯我勐海县打洛时,各勐土司动员百姓支援我国防军抗击日寇,保卫了打洛。又如1897-1899年间,中英双方的“勘定”边界事件,爱国的傣族人民,在干崖宣抚使刀安仁的率领下,团结边疆其它少数民族,奋勇抗击侵略军,用鲜红的热血保卫了祖国的领土。这些事例,说明了傣族人民历来以保卫国土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爱国光荣,卖国可耻是傣族坚定不移的社会道德观念。

傣族人民不仅在民族内部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且与各兄弟民族一直是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傣族谚语说“山连山,水连水,两地如兄弟”,可以看出,这是爱人民的表现。傣族有悠久的稻作历史和较高的稻作技术,很重视农业生产劳動,认为每个寨子都应该做到地满寨子、田满坝子、粮食满仓,牛马鸡鸭成群,并且把勤劳作为人的美德,使热爱劳动成为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其次,社会生活领域道德准则相契合的思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人类道德生活的三个特殊领域,它们在调节个人同他人、社会的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各自从特定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它们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傣族传统伦理中与社会公德相契合的思想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在公众交往过程中,傣族讲究仪表整洁,举止大方,以礼待人,谈吐文雅,互敬互爱。对长者尊长敬贤,对平辈互尊互敬,对后辈则是帮助与爱护。与人交往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二是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纪律,谦虚礼让,互相帮助,使傣族社会形成一个拥有良好秩序环境的社会。讲究卫生是傣族的生活习惯,如在室内不能随地吐痰,火塘边不能烤鞋,上竹楼进屋必须先脱鞋,以保持屋内清洁等等。三是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傣族人道德生活的主要内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是傣族的传统自觉。

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傣族传统的家庭伦理的具体表现与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很合拍的。在傣族家庭中夫妻平等,没有“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约束,夫妻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即使感情破裂,也是好合好散。尊敬老人是傣族传统美德,谚语说“挡水堵坝靠红土,治理地方靠老人”、“田中土丘是谷魂,村上老人是寨宝”、“甘蔗甜在根,老人是寨宝”。生男生女在傣族家庭中都喜欢,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乡亲邻里团结,互相帮助更是在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五)优化与发展

首先,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优化。思维方式是主体认识自己及客观事物的模式。傣族传统道德思维方式是傣族人千百年来形成的固有的道德认知模式。傣族人的道德思维方式具有浓厚的经验性色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方法几乎是停留在以个人经验合理外推的水平上,加之受原始宗教与南传佛教的双重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是唯心的,习惯于通过个人的直接观察,将个人有限的社会经验或心理感受外推来解释道德现象。结果引起迷信思想的普遍存在,迷信思想的存在,与直觉性、直观性和经验性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必然造成思维概念的模糊化甚至神秘化。傣族社会中至今还存在着“祭寨神勐神”、“驱鬼”、“占卜”、“诅咒”、“挂门符和戴护身符”等迷信活动,这主要是渊源于原始宗教。虽然原始宗教如今已逐渐衰落,但它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傣族人学习先进的文化、吸收先进的道德观念,这不利于傣族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扬弃傣族传统伦理时,首要工作是对傣族传统道德思维方式进行优化。将逻辑、归纳、分析等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要素融入傣族传统道德思维中,使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断自我更新和变革,溶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含义以发挥傣族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应有的作用。

其次,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优化。任何一种道德规范体系都有一个核心的价值精神,它处于该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构成为该道德规范体系的深层内核,决定了该道德规范体系的本质。傣族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忠”,对佛忠心,对封建领主忠心;是“孝”,对长辈、父母行孝,它的价值精神是自我的,是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这样的道德价值观是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它要求热爱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自己一切言论行动的最高标准。事实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总是一个能够为他人服务,具有为社会而奉献的精神的人。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根本利益在社会道德领域里的集中表现,而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淀,具有全民性因素的一般道德规范,只有当其贯彻和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时,才能获得它特有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定和高尚性质。

其三,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化。应该说,傣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实践中已经学会并获得了一套较为完备和较为有效的道德教育系统。从傣族传统伦理的传承方式,就知道傣族传统道德教育是有家庭、社会(封建社会)和学校(寺院)三个实施环节组成,依赖它们,傣族传统道德教育取得了不菲的成果,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是,教育毕竟是属于社会文化范畴,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看,它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因而也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傣族传统道德教育需要更新的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环节,即把社会教育逐步更新到以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教育上来,把学校教育从传统的寺院教育逐步由正规学校教育替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傣族传统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要使傣族传统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真正结合起来,就应该在道德教育中宣传和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道德,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与道德评价标准的结合,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与积极吸收优秀道德文化成果相结合,坚持全民族国家的共同理想与现阶段理想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从傣族传统道德教育的更新出发,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民族的发展培养一代新人。

傣族伦理思想从传统走入现代,在现代社会中寻求发展,而其发展的机缘是: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性道德知识的傣族传统伦理,只有将自身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内化为社会主义道德内涵的有益补充,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在傣族地区发展的有力助手,才可能具有发展的前景和动力。

(本文责任编辑  石  门)

猜你喜欢

傣族伦理
科技伦理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Splash Water for Happiness 泼水迎新年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傣族舞健身操的价值与发展策略研究
别样的风情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