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的“异向交往”话语的分析研究

2020-10-21潘怡然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堂对话语文课堂教学

潘怡然

摘 要:课堂对话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语文学科自身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所以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思维和对话的异向交往。而异向交往话语又是我们课堂对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对话本应是在开放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真实对话。但受传统教育观点等多方面的影响,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压抑异向交往话语的语言霸权现象。这造成课堂对话形式单一虚假,成为了老师的一言堂。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一现象,让课堂走向真实。研究将围绕语文课堂中的“异向交往”话语展开研究,并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异向交往”话语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对话;异向交往话语;语文课堂教学

一、“异向交往”话语产生的原因

(一)教学主体有不同的逻辑世界

在课堂的异向交往话语中,话语的发出者既可能是问题的提问者——教师,也可能是问题的回答者——学生,还有可能是问题的回答者——教师,在话语发出的不同主体背后存在着不同的逻辑世界,不同的主体面对同一问题会站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和处理,所以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必定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和分歧,这就导致了对话交往的不同方向和复杂性,甚至方向不同。这个过程是导致异向交往话语的产生的过程。

(二)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教学过程的不可预测性

语文课程规定了语文这一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是因为语文这一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所以它不同于自然学科所具有的求真性,语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表情达意。这就导致了在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对话时“异向交往”话语的产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文本所要传递的社会知识、社会经验和社会情感。这样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经验基础和理性基础作為文本知识的前提,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学生文本知识的获得,既会受客观的、理性的因素影响,也会被各种偶然的、非理性的因素干涉。因此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生成性的。

(三)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我们当下倡导的课堂不是在教室语言霸权下的课堂,是一种在平等对话下进行的课堂。在课堂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表达自己合理的见解。这种平等的课堂环境下必然会有不同声音的产生。在这些不同的话语当中会有与老师之间同向的交往,也比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异向交往”话语,这是在我们平等关系的课堂环境下必然会产生的结果。

二、当下语文课堂上的“异向交往”话语的现状及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禁锢

我国自古以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种观念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矫枉过正的趋势,开始演变成为了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学生进行发言之前,要先学会察言观色,然后“审时度势”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就导致了学生想说不敢说,说了又怕说错的想法的萌生。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曾对自己小学时期的一个经历有这样的描绘:读小学的时候,我跟着一位老师把“恬”字读成“刮”字,父亲纠正多次本人均置若罔闻,就因为他不是“老师”而是右派。后来上了中学我听到另一位老师念“恬不知耻”而不是“刮不知耻”,我才根据“中学老师应该比小学老师水平高”的判断,纠正这个长达数年的错误。这种情景可能在我们大多住的孩子身上都发生过。从而也引发起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尊师爱生”的观点的思考。尊师爱生的观念尤其合理性,但是这种传统观念将教师和学生放到了不平的位置上。我们大多人将教师作为文化的权威,但是中国还有这样的一句话是“人无完人”,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在处理问题和对于事物的理解上或多或少也都会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如果一味的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教师地位的不可撼动性,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很难有勇气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看法。

(二)语文课堂的预设色彩浓重

随着教育学者的不断思考和研究,教学方式开始转向P双向交往P,形成当前主导的教师提问(initiation)——学生回答(response)——教师评价(evaluation)的课堂交流IRE模式。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上这种对话形势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教师怀着预设的答案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也只是选取在这些声音中的符合预设的进行讲解。而那些未曾预知到的观点被完全的过滤除去了。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将所提问问题的答案作出自己的判断。但是学生与教师本身已有的经验不同,逻辑背景不同,就导致了学生在课上的回答与预设不符,这就是一种“异向交往”话语。“异向交往”的话语一般是与我们的老师思路岔开的话语,由于是教师难以了解的发言,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而一旦被教师忽略或排除在外,那个学生就再不会有第二次发言了。因为无论谁都喜欢被肯定,而不愿意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异向交往”话语就在这一来二去中消失了。在我观察本科带队实习语文老师的《蜀道难》的授课时,老师提出了李白在《蜀道难》中表达的是借描写蜀道的艰险来表达仕途的不顺。但是学生在这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说:因为《蜀道难》的写作时间为安史之乱之前,是一首单纯的歌咏山水的诗。这时候老师立马作出否定,理由诗是不可能没有情感的。这个时候学生的异向交往话语没有得到发展,因为与教师原本的课堂设计相悖。这位学生的看法有其自身的道理,却没有得到肯定,相比他以后将不会过分深入的去思考这一类问题了。在一堂班里同学的试讲课中,这位同学进行了《落花生》的试讲,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学生更好的反映出花生的品质时,有意将P桃李苹P进行了向下的形容,学生在课上可能会想这些水果虽然长得好看,但是他们的内在也是P好吃P的,他们的精神品质并不是低下的。但是老师在课前预设将他们进行对比,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这种情景就是预设下对学生价值观的错误引导。

(三)应试教育下对课堂效率的要求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教育要做到教育成果的最大化。语文课堂中大量的“异向交往”话语的存在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但是会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何为课堂效率?在应试环境下,就是我们在这堂课上可以学到多少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将时间浪费在无用的探讨上,分散了注意力,如此的低效,当然会在当下的语境下被深深的压抑。所以,有的时候教师并不是想压抑课堂上出现的“异向交往”话语,而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的P提高课堂效率P,获得好成绩的无奈之选。

三、语文课堂中P异向交往P话语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规定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对人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理性人”与“社会人”,更要培养“游戏人”与“文化人”,使学生有“成材”向“成人”转变。语文这一学科不是客观性、中立性与理性的结合。所以,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传送带。而是在师生对话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流。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倾听不一样交流的声音,才能凸显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才能更好的实现新课改中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的作用。

(二)“异向交往”话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

“异向交往”话语的特点是:出乎教师预设答案的预料之外,让教师在发生的过程中难以了解和应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于问题的无知,但也可能是因为对于标准答案有不同意见的真实想法的表达,往往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种子。课堂教学中“异向交往”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一些特征,是对传统思维定式的一种挑战,它并非单纯的模仿,而是来自于学生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是不同主体间不同思维形态、方式、方法的具体展现。因此,对“异向交往”话语的关注就为学生多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否定这种声音,并应试着在学生的不同话语中发现新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学生积极思考,超越已有经验,锻炼其创造思维能力,使得“异向交往”话语·成为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

四、发展“异向交往”话语的策略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逻辑,建立平等对话关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与教师的差距。当学生发出“异向交往”话语时,教师应该追问的是这种话语发生背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而不是发现这种话语与预设不符时就去一味的否定。这就使得强调老师的倾听作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话语背后的思维逻辑,这对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師应该提高教学机智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员在课堂中的需求、价值和能力,深刻地感受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当前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占有集中在教师和小部分学生上,这小部分学生一般是学习成绩优秀,并且与老师思路同频的一部分人。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会将教学目光转向这一小部分学生。这就导致了剩下的大部分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上课不敢发言,怕说错,怕格格不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营造出较为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每个学生“发声”,逐步消除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沟通的阻碍。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是行动者,话语者,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身看法和见解的权利。

2、合理把控教学情境

当然鼓励“异向交往”话语并不是让这种话语在课堂上泛滥,课堂上适度的“异向交往”话语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如果这种“异向交往”话语控制不得当,比如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成的思维体系和价值体系,很容易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如果一味的鼓励不同的声音,就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混乱、无序。杜威认为,起初每种情景都是不确定的、困惑的、麻烦的,它向人们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困难和未确定的疑问。杜威关于问题情境的转换观点就是将问题情境中不确定因素进行调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我们要对学生的回答都充满善意,但是并不是要对每一个回答都进行肯定。对于那些严重偏离课堂主题、偏离正确价值观和不良感情倾向的话语,我们教师应该紧扣教学文本及时进行引导。既要培养学生的发声能力,也要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辨别问题的真伪。这样才是合理的教学情境。

3、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不自信,所以在课堂上面临老师的提问时就会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是指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认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基础作为“先行组织者”,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一个铺垫,这样有意义学习才有可能发生。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组织好学生掌握已有知识,并且做好预习工作。我们可以在班级内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教学的开展。如以小组的形式对已学内容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借助的方式找出每个人在已有学习上的疏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工作,并且找出疑惑点和兴趣点。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底气、有勇气表达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即使这个问题是“异向交往”话语,但是因为经过自己的思考,也会充满合理的色彩。

五、结语

“异向交往”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我们的课堂从静态变为动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散发着人文性关怀和光辉。合理的发挥“异向交往”话语,让一个个学生的声音相互回响、相互烘托,不仅仅可以创设丰富多元的课堂,更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的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景[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02.

[2]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4,(6):56一61.

[3]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渭,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46-47.

[4]阚悦.英国高等教育科研评估:政策、实践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5]叶妮、魏延娜.语文教学中“异向交往”话语的误读和资源生成.[J].现代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

猜你喜欢

课堂对话语文课堂教学
回归语文教学本色的课堂对话策略及实施探讨
数学课堂对话,给学生的自然生长助力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聋生语文教学生活化
“合”乐而“不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小学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状态”研究
小学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状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