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

2020-10-21韩绍华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韩绍华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临床护理人员施以目标管理理论的实际效果。方法:整群选取我院招收的2019级临床护理人员共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护士(n=30)施以常规管理,观察组护士(n=30)施以目标管理模式。对两组护士干预后的各项护理成绩进行考核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护理质控以及护理操作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施以目标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成绩;目标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259-01

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好坏与病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医院在对病人实施治疗时,还需要辅以优质的护理干预保证治疗效果。由于医疗资源的局限性和护理人员的专业度,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的护理质量现状不容乐观,护患纠纷时有发生[1]。为改善这种现象,本研究以自愿和随机的原则选取我院招收的2019级护理人员共6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其施以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自愿和随机的原则选取我院招收的2019级临床护理人员共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含有专科、本科分别为14例、16例,年龄都介于19-23岁之间,平均(21.3±1.1)岁;对照组30例中,含有专科、本科分别为15例、15例,年龄都介于20-23岁之间,平均(21.7±1.0)岁。组间相关基本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制定目标

施行目标管理模式实现需要对科室制定总体目标,然后再根据情况制定个人目标。制定科室目标时,要对护理人员上个年度的整体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并对每个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表现以及工作时间进行评估,最后使用SMART原理制定与科室相匹配的整体目标。其次设置个人目标,所有护士应根据个人业务能力来设定目标。在目标设定过程中应将其详细说明,可以细分至年度、季度、月度、每周甚至每日。表现出色的护士要在设定目标中发挥示范作用,设定目标后,应根据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建立培训标准和考核体系[2]。

1.2.2 目标实施

在制定总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之后,下一步就是落实所制定的目标。每个科室和小组都需要就位,组内选出一位组长,负责评估小组成员的表现并监督其他护士的日常工作。护士长定期组织评估护理情况,在每天晨会中评估各组护士的工作情况,及时指出在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开展每月总结会,评估每位护士在当月的表现,指出暴露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总结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针对性措施。

1.2.3 目标考核

为对护士工作状况进行有效监督,需要定期考核工作表现。首先,在每日晨会上结合每位护士的工作状态进行个人评估,在月度总结会上对当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在对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时要根据所制定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评价,指出不足,并提出改善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估表,对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合理评估。

1.2.4 科学有效的鼓励制度

鼓励制度通常包括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两种。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长要积极安抚护理人员的心情,并提供指导意见以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由于护士的资历存在差异,应根据资历、表现为期争取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物质激励也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法,对考核优秀的护士进行奖励,可以有效调动全体护士的积极性[3]。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成绩,主要包括护理理论、护理质控以及护理操作三个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成績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实验测验数据经整理后均在SPSS22.0中依次录入并展开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护理各项成绩等采用()表示,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成绩相较

考核成绩表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整体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具体表现在护理理论、护理质控以及护理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核结果见表1。

3 讨论

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对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为有效控制这种现象,各大医院都高度重视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研究发现将目标管理运用到临床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进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目标管理模式结合医院的具体状况制定总体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细化,上下级都制定合理的目标,制定的每个目标都会成为成绩考核的标准。在目标落实的过程中,要尊重护士的工作想法和能力,将护士的个人需求与科室目标相结合,将科室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个人目标,让每一位护士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以此来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4]。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经过目标管理后期各项护理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护士施以目标管理模式,能够使护士更加明确岗位职责,提升护理质量和自身专业素质,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郭喜明.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0(83):256-257.

赵利英, 张丽天, 毕显芝. 目标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05(18):125-125.

揭英, 万丽玲. 临床护理管理中目标管理法的应用及意义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5):628-630.

王丽英.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J]. 医学信息, 2015,03(1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