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小儿门诊输液渗漏中的效果观察

2020-10-21张茜及春艳范路路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小儿

张茜 及春艳 范路路

【摘 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小儿门诊输液渗漏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门诊输液患儿分为45例常规护理组和45例预见性护理组,对比两组渗液渗漏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输液渗漏发生率2.22%低于常规护理组17.78%,家属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常规护理组80%,且P<0.05;结论:针对门诊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输液渗漏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儿;输液渗漏;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241-01

当前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类快速且有效的给药方式,但是对行静脉输液的患儿而言,由于年龄尚小,血管细小,固定难度大,再加生性好动,在医院陌生环境下容易哭闹等,从而发生输液渗漏的概率较高,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因此针对门诊输液患儿,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输液渗漏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二路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输液室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输液患儿作为本研究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儿分为45例常规护理组和45例预见性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25例、20例,年龄1~9岁,中位年龄(4.2±1.3)岁;预见性护理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23例、22例,年龄2~8岁,中位年龄(4.3±1.1)岁。应用数据软件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开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充分。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儿在输液时间实施常规护理,即严格按照医嘱对患儿输液,输液过程中定期巡视,观察患儿有无任何不适,告知患儿及家属各项注意事项,预见性护理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输液前预见性心理干预。在输液前,护士需要结合患儿的年龄、性格以及心理特征对其进行沟通,用患儿感兴趣的行为和语言来分散其注意力,安抚患儿情绪,以缓解他们对输液的恐惧,针对年龄稍大的患儿,护士应耐心向其讲解输液的作用、实施流程、注意注意事项等等,以争取患儿的配合;针对年龄偏小的患儿,可以指导家属为患儿准备他们喜欢的小玩具,或者为他们播放喜欢的音乐、动画等转移其注意力。

1.2.2输液中预见性护理。在输液时,首先应结合患儿身体状况来确定注射部位,尽量选择血流丰富、粗大的静脉,在确保输液速度不会被影响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号的穿刺针,针对输液时间超过3d的患儿,应用留置针,减少对小儿静脉反复穿刺。若气温偏低时,在输液前可先对注射部位热敷或用双手对搓,让血管充盈,便于寻找血管。确保扎止血带松、紧度合适,不可扎得过紧,以免让患儿感到疼痛。对于输注多组液体的患儿,应采用适合手掌大小的纸板来固定针头,粘贴胶布时不要压住针头斜面。若针头接近关节部位时,纸板固定应超过关节上、下各4cm。这样能防止患儿肢体移动或上厕所时针头移位、滑脱。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巡视,隔15~30min巡视一次,了解患儿是否有不适,观察液体输入是否通畅,针头有无滑脱,输液管是否扭曲受压等。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药物渗出,若发现有上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反复叮嘱家属不要可自行调节滴速,以防引起意外。

1.2.3输液外渗处理措施。护士一旦发现患儿出现输液外渗的情况,护士应立即拔针,并在穿刺点按压5min,再更换穿刺的部位继续输液治疗。假如渗漏的范围较小时,护士可以提醒家属通过热敷来促进药物吸收,如果患儿因为药物刺激引起非炎症性局部水肿,可以采用冷敷的方式促进血管收缩,减少渗漏。输液渗漏后再穿刺容易引起患儿恐惧,为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安慰患儿和家属,耐心告知家属渗漏的原因,争取获得家属的理解[1]。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渗液渗漏的发生率,通过向患儿家属发放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该问卷总分为100分,85~100分为满意,70~84分为较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率表示。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输液渗漏发生率对比

在输液过程中,常规护理组有8例发生了渗漏,输液渗漏发生率为17.18%;预见性护理组有1例发生了渗漏,输液渗漏发生率为,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组输液渗漏发生率2.22%低于常规护理组17.78%,且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输液过程中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预见性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常规护理组80%,经统计分析差异明显(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小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年龄小,对医院存在恐惧心理等,因此在输液治疗中依从性不高,增加了输液渗漏的情况,一旦发生输液渗漏,不断降低了治疗效果,而且还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因此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降低输液渗漏发生率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探讨了对门诊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结果发现跟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患儿输液渗漏发生率2.22%更低,护理满意度97.78%更高。其中,预见性护理指的是由护士在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体现预见性识别,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法,以降低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方法[2]。在本文中,通过对静脉输液的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主要结合患儿输液滲漏的危险因素,然后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输液渗漏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余启蓉,张玉,徐小平,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滴注渗漏的预防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8):153-154.

刘芝究.门诊小儿输液外渗预防中预见性护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388-389.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小儿
小儿难养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