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呋辛3种给药方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比较

2020-10-21曹彩娟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曹彩娟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使用不同頭孢呋辛给药方案对应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3-2019.3收治的135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45例,A组:以每次0.75g剂量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2h用药1次;B组:以每次0.75g剂量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次/d,12h后改为口服用药;C组:以每次1.5g剂量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次/d,评价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C组患者不同症状缓解时间大于A组、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差异较小(P>0.05);三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头孢呋辛给药方案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效果差异较小,但是静脉滴注配合口服用药方案不仅能够加快症状缓解,而且可减少穿刺次数,可作为首选用药方案。

【关键词】头孢呋辛;给药方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症状缓解

【中图分类号】R7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131-01

化脓性扁桃体炎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根据当前临床文献资料分析,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因而其发病后的症状表现也有差异,扁桃体肿大、咽喉充血、咽喉肿痛是典型的症状表现。化脓性扁桃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相关并发症,比如:中耳炎、鼻窦炎,目前化脓性扁桃体炎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头孢呋辛是使用率较高的广谱抗生素药物,其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是临床报道中的应用方案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头孢呋辛3种给药方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予以比较,旨在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3-2019.3收治的135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57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8.63±4.61)岁,病程12h-3d、平均病程(25.24±3.41)h。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研究,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较小,满足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药物信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生产企业: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523。头孢呋辛酯片生产企业:汕头金石制药总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35。不同用药方案如下:

A组:以每次0.75g剂量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将药物加入50ml注射用水中进行静脉滴注,12h用药1次。

B组:以每次0.75g剂量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次/d,12h后改为口服用药。每日1次,每次0.5g。

C组:以每次1.50g剂量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次/d。

A组、B组与C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d,治疗完成后综合评估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症状缓解时间;(2)综合治疗效果。

1.4评价标准

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予以评价,其中:(1)显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2)有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3)无效:症状体征基本没改变。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23.0,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c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A组、B组患者各项症状缓解时间较为接近,而C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较A组、B组更长,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效果比较

A组:显效30例(66.67%)、有效14例(31.11%)、无效1例(2.22%),总有效率97.78%;B组:显效29例(64.44%)、有效14例(31.11%)、无效2例(4.45%),总有效率95.56%;C组:显效28例(62.22%)、有效15例(33.33%)、无效2例(4.45%),总有效率95.56%;三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差异较小(P>0.05)。

3 讨论

结合临床文献报道,引起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原菌较多,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为感染病原菌较多,实际治疗中需要采用广谱抗菌药物[1]。

头孢呋辛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其适应范围广,常规临床治疗主要以静脉用药为主,通过更快的药效发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近年来,临床研究指出一些半衰期长且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剂的抗菌药物口服制剂可替代注射剂并对不同感染疾病进行有效治疗[2]。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三组用药方案最终对应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小,证实三种用药方案均有效,但是A组、B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更短,C组症状缓解时间较长,分析是因为A组、B组24h内有2次用药,能够保证血药浓度,持续性抗菌并促进症状缓解。B组使用的口服药物代替静脉用药,能够取得同样效果,用药期间可减少患者的静脉用药次数,对患者而言其治疗依从性更好,减少穿刺所产生的疼痛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严静雯指出头孢呋辛钠注射液联合一清胶囊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效果更好,同样证实了头孢呋辛钠注射液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3]。

综上所述,不同头孢呋辛给药方案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效果差异较小,但是静脉滴注配合口服用药方案不仅能够加快症状缓解,而且可减少穿刺次数,可作为首选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肖秀云,黄保兴.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咽拭子前护理准备研究[J].临床医学,2015,22(2):201-202.

周红清.头孢呋辛序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患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6):116-117.

严静雯.头孢呋辛钠注射液联合一清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7):42-44.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