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盏文化溯源

2020-10-21郑德平

神州·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盏文化

郑德平

摘要:建盏的文化是与宋朝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相一致的,它与儒家思想、道家精神的长期影响有关,表现都是内在的,而不是外表的。建盏包含着宋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意蕴和生活习俗,渗透着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并物化为具体的建盏造型形态,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当时生活的本质。

关键词:建盏;宋朝;文化

建盏,产自福建建阳水吉一带的建窑。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仅是一个生产青釉瓷器和釉瓷器的普通窑厂。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这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青釉→酱色釉→普通黑釉建盏釉,这一发展是渐进的过程。而后,建窑以盛产黑釉瓷而闻名于世。其主要生产一种底小口大、形如漏斗的小碗,俗称“建盏”。建窑窑址集中分布于建阳水吉镇芦花坪、大路后门、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和营长乾(又名社长埂,包括园头坑)等处,方圆十余里,匣钵、瓷片等堆积如山,俯拾皆是,窑址总面积约为 12.6 万平方米。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窑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开发成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

建盏的显著特点是坯与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技术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而其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分布着多姿多彩的斑纹,这些结晶的斑纹是在窑炉恰当的窑火气氛中天然形成的,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水吉除了有得天独厚的高铁粘土以外,其纯净无污染的青山绿水也为建盏的烧制创造了无比优良的环境——大面积的天然森林提供了足量的木材燃料;丘陵地形适宜的坡度便于百米长的龙窑的修建;发达的水系为建盏的流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当然最重要的是储存量极大的含铁量高的釉矿和粘土。水吉当地所产、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粘土,这样烧出来的建盏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手感厚重,也因此成就了当地“建盏之乡”的称号。建盏艺术是土与火高难度相结合的藝术,是纯粹的陶瓷艺术。

建盏的兴盛源自宋代的斗茶艺术。宋徽宗赵佶为斗茶艺术精心研究并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号召天下之士以斗茶为乐。从此,建州民间斗茶在社会各阶层普遍传播开来。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斗笠”式的建盏造型具有其科学性:“敞口是为了使茶泡物有一定的空间悬浮,斜直腹能使茶末在挠拂时顺畅均匀,并迅速上浮,下腹直收到小圈足是能即时沉淀一些与‘斗茶无关的渣滓”。从斗茶的效果来看,建盏胎体较其他茶盏厚实、易保温、泡茶不变味变色,斗茶水痕退去慢,再加之千变万化的釉变装饰,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被公认为斗茶之上品。正如《大观茶论》所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今按建盏胎骨既厚,宜于久热,且釉色黑,水痕易验,故最宜斗试。因此斗茶竞尚”。部分建盏底部刻印有“进盏”或“供御”字样。建盏成为了宋时人们津津津乐道的对象,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赞誉有佳的诸多诗赋,如:苏轼《送南屏谦师》中的“忽惊午盏免毫斑”,杨万里《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的“松风鸣雪兔毫霜”,蔡襄《茶录·试茶诗》中的“兔毫紫瓯新”。此外,还有不少诗文,如“建安瓷盌鹧鸪斑”、“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都是对建盏特征和美质的称颂。斗茶诗文也反映了宋代朱子理学精神,建盏品茗让士大夫阶层得到了心灵上的超脱和愉悦,使我国古代饮茶文化达到历史巅峰。

建盏的“器”承载着宋代文人对“道”的崇尚在宋代,经过宋儒理学的解释,儒家的伦理学说靠近了审美,“天人合一”靠近了道家的境界。宋代建盏之“器”自身功能性的实现,是依靠当时窑工与设计者(文人)对外界做出的反应,是人们对自然适应性与审美意蕴的反应。传统建盏的审美设计,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权贵雅士赏玩的“雅器”。这些器物从选材到设计都以绝对审美为准则,“材美工巧”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审美性设计尽可能做到精雅完美,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极致,从宋词关于茶词的记载中可以体现出高雅的艺术文化。二、建盏体现普通老百姓用于现实生活的实用器具,尤其是民间的生活建盏器具。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表现出一种质朴简拙的大美。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使得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适应、共生、互利。建盏的设计则反映出“器”的一个较为“真实”面目。它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真实状态,建盏没有华丽的修饰与矫揉造作的雕琢,甚至可以理解为是道家思想中“道”的最佳诠释。

建盏的造型意蕴自然祥和,动中寓静,深化了“自然天成”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把那种沉静、淡泊而怡然自得的追求,与“师法自然”运行的虽动而静的宇宙精神即“道”的境界相谐相吻。建盏瓷器上的“兔毫”“油滴釉”“鹧鸪斑釉”“曜变釉”等,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长有短,深藏在瓷器的釉里,稀疏而淡雅,犹如天空中的星辰、夜雨,变化万千,演化为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为宋代的黑色釉瓷器增添了诱人的魅力。建盏从出现到发展完善这一过程往往也反映出了人的生活方式的一些变化,与斗茶文化的盛兴是分不开的,体现宋人为追求生活的舒适而在不断关注自身与外在环境相适应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适应与协调。建盏简洁的器形,白色的茶汤和黑色的釉面,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白色象征阳和天,黑色象征阴和地。便是一种天地之间黑白相映的象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而显示宋人的“出世”以及“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

建盏是特定的民族文化、时代精神以及社会文化在人们生活和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特殊组合。所以建盏文化是我国宋元时期民间各阶层在茶具文化中所积淀的政治、宗教、愿望、理想、民俗心理、艺术传统和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宋时色彩和闽北特色,蕴涵着传统美学精神。建盏的审美思源,远远超越了一般器具技巧性的范畴,而是作为一种审美哲学的特殊表现方式,成为中国古代宋文化的一个标识,也是今人了解那个年代久远的文明的一个窗口,建盏作为黑釉之典范,其盛名和价值取决于器物本身的历史影响力,建盏中融入了两宋文化,整个宋代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品位,造就建盏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中的革命性意义和崇高地位,建窑之天工造物,完整体现了宋代追求的极简和留余风尚,将单色釉建盏以其自然造化的形和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中国陶瓷陶瓷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建窑建盏与宋代斗茶文化[J].柏跃德.装饰.2005 (03)

猜你喜欢

建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建盏谣
品牌建设于建盏产业的发展
建盏之“道”在自然
涅槃重生,土火交融的建盏之美
谁远谁近?
曜变七彩虹建盏创烧成功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