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及特点分析

2020-10-21辛海生

神州·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

辛海生

摘要:学生非正式群体是职业院校客观存在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群体现象。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既有学生个体需求的因素、价值取向因素、群体压力因素,也有地域关系因素。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非正群体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地域性弱化、变动性强化、时空性灵活、隐秘性增强等特点。研究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因素,掌握其特点,找到科学管理方法是职业教育者的责任和不懈追求。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及特点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Mayo,George Elton,1880—1949)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首先提出了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的概念,他认为: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群体:一种是按照教育管理的要求而组织起来的、有明确规章制度、权利义务的正式群体,最典型的是班集体;另一种是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角色地位和权利义务均不确定的非正式群体,即同伴群体。(皮连生《教育心理学》)。

笔者长期对职业院校学生观察、访谈,积累了较为详实第一首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思考。

一、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主要因素

1.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将人类需求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学生合理的社会需要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动力。(皮连生《教育心理学》)。这种动力主要存在于学生满足归属感需要的行为中,职业院校学生满足归属感需要的行为和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中的正式群体,主要是班集体,班集体只能满足部分显性的归属感需要,如:集体荣誉感、向心力等。另一个是非正式群體,一些涉及到个体隐私的个人情感归属感需要在正是群体中是无法满足的,而非正式群体更能满足这种隐私和非显性的归属感需要。如:个体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感情表达等更适合在非正式群体中得到理解和认可。

职业院校学生都需要和其他同学建立一种相互被肯定和承认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满足个体归属感需要,在这种关系下个体利益才会得到基本保障和最大化满足,也就是日常人们所说的得到彼此照顾,尤其是感情层面的需要更适合在非正式群体中得到满足,因此,满足归属感的需要时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内在心理动机和因素。

2.价值取向因素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说明价值取向是个体交往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取向决定个体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人生的规划、职业(包括学业)选择等方面。职业院校学生专业选择同样受到自己价值取向的支配,选择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价值取向趋同、性格相投,兴趣爱好相近,特长相似的学生,专业特长和追求更容易使他们聚合起来,形成兴趣小组、学习小组、社团等非正式群体社团,可见价值取向是职业院校学生形成非正式群体的重要因素。

3.群体压力因素

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即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群体压力下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成为现代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正向的群体压力维系和促进了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群体压力,这种负面压力下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更具隐蔽性,其群体影响和作用基本趋于负面结果,不利用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速重视,也是我们今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地域关系因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会形成高度相同的行为习惯和特质,这些现和特质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催化剂”。来自同一地域的学生往往会出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现象,诸如老乡会,同乡会等团体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学生之间也是倍感亲切和温暖。这种由于地域关系形成的非正式群更多地存在于一年级新生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非正式团体会逐渐解散。

二、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地域性弱化

地域因素虽然是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因素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交流的快速化和地域之间交通的便利化,人与人之间物质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的减弱,个体独立性增强。通过观察,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10%左右)甚至存在对老乡等地域关系的排斥和否定态度。由此可见老乡观念,同乡观念等地域性意识在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中影响力逐渐弱化。

2.变动性强化

一方面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加方便,选择的机会更多,选择的空间更大,个体在选择非正群体的时候自由度更高;另一方面由于个体个性更加突出和彰显,如果非正式群体成员的需要得不到预期的满足,或者个体行为受到约束,就会出现有些成员脱离该非正式群体,造成非正群体的较大变动甚至消失。因此在当代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显得更为松散,变动性更大。

3.时空性灵活

现代网络、手机等通讯方式及产生的各类社交平台,使非正群体成员成员交流更加快捷,灵活,沟通效率提高,非正群体成员来源空间范围扩大,不仅仅限于一所学校,一个院系、一个年级、一个专业、一个班级的空间范围。学生之间联系和沟通的快捷化、多样化,为非正群体形成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私密、隐蔽的时空条件。

4.隐秘性增强

相对于班集体,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往,而且情感成分在调节人际关系上发挥主要作用。(皮连生《教育心理学》)。满足归属感的需要是形成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重要因素,而归属感需要的满足更多的体现在情感方面,表现为一种心理体验,这就是涉及到学生更多的秘密和隐私,因此当代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隐秘性更加突显。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及管理方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S[2018]GHBZZ016)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路径探索——以X职业院校为例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外聘教师管理探究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学生阅读能力调查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的功能与实践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