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的艺术特点探究

2020-10-21何伊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艺术特点古筝

何伊

摘要: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2007年受到天津郊区书画之乡“杨柳青”民俗风情的启迪,有感而发创作。作品是献给东方书画家的一部古筝协奏曲,描绘了中国民间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风貌,表达了作曲家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礼赞。作品在巧妙提炼传统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以新的音乐语汇诠释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审美的理解。本文将从作品的结构、调式、演奏技法等角度来谈一谈作品所表达的音乐意象。

关键词:《丹青仙子》;刘文金;古筝;艺术特点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

刘文金先生(1937~2013)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被我国民乐界誉为“刘天华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刘文金先生创作了大量的民族器乐、声乐以及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达400余部(首)。在刘文金先生众多的音乐创作中,古筝作品有三部,分别为《丹青仙子》、《梦幻妈祖》、《沧海赋》,均为中大型音乐体裁。三部作品在音乐语言、艺术表现、音乐形式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二、《丹青仙子》的创作背景

《丹青仙子》原名为《点染丹青》,此曲为《杨柳青音画套曲》的第二部作品,后受台湾诗人愚溪先生邀请,为纪念他逝去的好友,特请刘文金先生将此曲改为筝与笛子的协奏曲,取名《丹青仙子》。作品从音乐的展开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工笔”、“写意”和“泼墨”的中国书画艺术神态,以其多样的音响造型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突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达到从筝音中透视出的“中国气质”,并且诠释了作曲家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独特的理解。这部作品主要有三种版本,民族管弦乐队版、钢琴伴奏版和钢琴协奏、笛箫助奏版。

三、《丹青仙子》的结构特点

《丹青仙子》是一部单乐章的古筝协奏曲,基本曲式结构分为A、B、C、D、E五个段落,各个段落的展开既具有各自特点又富有逻辑性相互联系,作品也可以按照传统音乐特有的“起承转合”的构架形式来分析。

作品A段为“起”,呈现了音乐的主题风格,通过节奏的自由变化展现了中国书画艺术“工笔画”之精美。作品B段为“承”,一般的“承”结构较小,是对“起”的发展和延伸,但《丹青仙子》的“承”是整部作品篇幅最长的段落,既对A段进行了补充,又巩固了音乐主题,为“转”埋下伏笔,展现了独特的段落风格,此段落采用大段的合奏方式,织体密集,演奏技法丰富。在中国书画艺术中,“写意画”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书画艺术形式,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法都带有写意的成分,刘文金先生用较大篇幅刻画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精髓。笔者将作品C段和D段作为“转”的部分,通过丰富的织体展现了中国书画艺术“泼墨”技法的豪放,音乐色彩焕然一新,不稳定的音乐情绪和氛围使乐曲更加富有戏剧性。作品E段“合”的出现,将乐曲产生的对比和不稳定因素得以解决,使音乐回归惬意轻松的自然状态。作品通过追求音色的明暗、张力的变化、节奏的快慢,使我们感受到音乐艺术与书画艺术的交融,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碰撞。

四、《丹青仙子》的调式色彩

《丹青仙子》由d角雅乐拉开全曲序幕,整部作品的调性在不断的转换,清乐、雅乐、燕乐调性在作品中都得以展现。作品变化音的运用非常丰富,既有横向连续进行,也有纵向声部织体,纵横变化使音乐更加立体。从横向来看,作品根据不同的宫音和主音加入了清角、闰、变徵、变宫四种变化音,丰富了调式。从纵向来看,作品加入了由变音形成的变化和弦,使音乐更立体,更加戏剧性。在常用的21弦古筝上,因古筝定弦的局限性,刘文金先生分别在乐曲小快板和尾声前进行了两次古筝转弦,以不同调式和弦序的变化对比,使作品的音乐色彩更加丰富,也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

五、《丹青仙子》的演奏技法与音乐意象

在《丹青仙子》这部作品中,古箏运用了滑、按、颤、撮、轮、摇、扫、琶等常规的演奏技法,通过这些技法的变化组合运用,表现出中国书画艺术丰富的色彩、线条和节奏。中国书画的技法,可以理解为用笔和用墨的技法,刘文金先生除了利用声音的造型模拟外,还将书画技法与古筝演奏技法相结合,以达到从筝音中“透视”出中国书画的美感。

1.行笔式演奏与音乐意象

点、染、勾是书画中用笔的常用表现技法。点是以面造型的表现手法,在写意画中使用较为普遍。染是加强画面效果的表现手法,在工笔画中运用的更多。勾是“工笔”、“写意”的主要画法之一,工笔的勾要求严谨工整,而写意的勾则要求生动活泼。

如谱例1中41-42小节所示,古筝的滑音技法配以竹笛的颤音及钢琴的跳音,烘托出轻松幽默的音乐氛围,形象的模仿了国画中的点染技巧及在作画中运笔力道和速度的变化,以及以线造型的“勾”随意自如、活泼跳跃的画法。

2.泼墨式演奏与音乐意象

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墨即黑、白、浓、淡、干、湿六种效果,体现枯、干、湿、润、漓五种感觉。如谱例2所示,古筝扫弦技法的演奏,配以笛子半音阶的吹奏和钢琴轮奏的衬托,运用丰富的音响造型、密集的节奏音型与多重厚重的音乐织体,将三个乐器以竞奏的形式使音乐呈现出一种水墨淋漓的画面感,体现中国书画“泼墨”技法奔放的气势与灵活多变的艺术形态。

3.笔墨二重式演奏与音乐意象

中国绘画有“笔为骨、墨为肉”之说,“泼墨”技法包含了色彩的技法,“泼墨”虽是从用笔的变化中发展而来的,但笔和墨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笔墨的结合,已经不单单是技法的体现,而是中国书画风格特有的代名词,渗透了中国画的精神。如谱例3所示,古筝左手声部流畅的下行旋律线条像是在模仿书画艺术中侧锋用笔的手法,既要保证快速指序的准确度和颗粒感,又要结合右手的旋律而进行音量的变化,形象的表现用墨的浓淡、干湿和深浅,将音乐的层次通过双手音色音量的控制得以更加丰富的对比,以达到激情洒脱的音乐效果。

六、作品的美学气质

“人文至上、雅俗共赏”的艺术理念贯穿于刘文金先生50年的音乐生涯。刘文金先生的创作植根于深厚的生活基础,他的音乐构思缜密,善于表达内心对民族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礼赞。

“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文人的必修技艺,它们虽表现艺术形式不同,但在理论方面是相通的,都是为了追求美来塑造形象、抒发性感,音乐的美,如诗如画,而书画的美则如诗如歌。在笔者对国画的认知中,工笔和写意是两种表现形式,而泼墨则是写意的一种技法。它们用各自的表现手法去描刻人物的神情动态以及山水、花鸟的千姿百态。自古以来,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因此,“丹青”就成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代名词。中国书画整体的特征是写意抒情,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带有写意的成分,中国书画的审美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它通常抽取书画里的精神部分,书画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刘文金先生通过个人思想感情的陶铸和高度的艺术加工,将具有代表性的“工笔”、“写意”、“泼墨”三种中国书画艺术形态形神兼备的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响色彩等音乐的语言巧妙的结合,精工创作《丹青仙子》的表现手法和乐曲魅力,使整部作品达到了“物我两忘,道艺为一”艺术境界。谱写这样的音乐形态,表露出作曲家种种对民族文化的情绪意志、胸怀风采,这样的音乐意境,必然会使欣赏者获得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傅抱石:《傅抱石谈中国画》,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2]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艺术特点古筝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我的古筝之旅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