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蔡梦教授三篇音乐教育论文札记

2020-10-21莫佳欣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课教学内容

摘 要:利用寒假集中阅读了导师蔡梦教授关于音乐教育的几篇论著,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到蔡梦教授对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此将阅读过后的理解与感想写下来,希望对自己有所助益。

关键词:音乐教育;札记

一、高中音乐课案例述评(陈煜《丝竹相和》)

此篇文章是关于一节高中音乐课的课例评析。首先作者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对这节课的内容做了一个说明。课上选取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升平》两首曲目,两首曲目选择体现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在教学目标上这节课也体现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首先感受两首音乐的风格并探究其成因这体现了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审美感知能力,对于音乐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其次,学习比较两首作品并关注作品的创作手法这体现了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实践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最后了解江南絲竹和广东音乐两种乐器,了解其特征我认为这是侧面体现了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理解能力,各个地方因为地域环境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乐器,在了解乐器的同时也是对于一个地方文化的了解,通过这些来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教学重点一是理解两首乐曲的风格和主奏乐器;二是探索两首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轻松有趣,课堂导入活泼生动,后教师通过教授学生两首乐曲让学生亲身实践,首先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风格,最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延伸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学生上升到文化理解的层面,意义非凡。

最后是作者对这节课做的课例评析,作者从三方面对这节课进行了评析:(一)通过引领青少年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使他们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积淀丰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时世代珍惜和忠实传承,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艺术实践,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二)科学阐释和综合运用基础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科学设计“过程与方法”,力求使学生获得鲜活的“知识与技能”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团队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解与把握。(三)教学设计的递进关系和教学内容的层次安排。

这节音乐课虽然没有亲身听到,但是从这节课的设计到内容讲授都感受到了背后团队教师的深思熟虑,让我受益匪浅。

二、集思广益 弘扬民族音乐—对《苗家儿童庆丰收》与《跳竹竿》的比较评析

这篇文章是对两节音乐课的对比评析,两节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均为中国民族特色音乐《苗家儿童庆丰收》与《跳竹竿》,作者分别描述了俩节课的教学设计,俩节课教学内容虽然同为民族音乐但各自有各自的教学特色,都有各自的亮点。

《苗家儿童庆丰收》的课堂导入通过教师新颖别致的方法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课堂气氛,首先老师手拿苗族特色乐器让学生对苗族有一个印象,之后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一首苗族歌曲彻底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最后教师引出今日学习内容《苗家儿童庆丰收》。进入教唱歌曲阶段,教师并没有按照传统方式教唱歌曲,而是通过打拍子的方式首先对乐曲节奏进行了解,老师唱旋律学生打拍子,在打拍子的过程中即熟悉了节奏模式又对旋律也有了记忆,课堂最后教师给学生通过音画视听、跳苗族特色的竹竿舞、模仿苗寨赛歌会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苗族风情,对今天学习的乐曲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跳竹竿》的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跳绳的方式快速带领学生进入了课堂氛围,学生会根据老师伴奏的节奏跳绳,边唱边跳,生动活泼。

两节课在教学内容上都选择了中国民族音乐,一首苗族特色音乐,一首黎族的特色音乐,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民族音乐,对该地方的文化以及习俗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两节课同时都强调了音乐的实践性,两节课都加入了音乐实践活动,唱跳结合,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课堂中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质;文章中作者引用的一句古诗让我对《跳竹竿》这节课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古诗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小学阶段正是“言”“嗟叹”“咏歌”都相对薄弱的阶段,教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采用“手舞足蹈”的方式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表达情感,这正是一节优秀音乐课的模板。

三、音乐课程生成问题的思考—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学音乐教学展评的体会

本篇文章是对于音乐课堂的生成问题所提出的思考与见解,读后受益良多。

首先作者对于何为音乐教学生成过程中的“静态内容”与“动态内容”做了具体的解释,并对教学过程中二者出现的问题做了说明。作者认为“静态内容”与“动态内容”二者应尽可能追求有机的融通关系,“静态内容”,可包括基于作品本体的音乐分析,即音乐教育家雷默所说的“音乐性内容”,也可包括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曲家个人艺术背景与艺术观念等“非音乐性内容”,还包括综合“音乐性内容”与“非音乐性内容”之后所凝练的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特征和艺术表现蕴涵。

其次,扎实细密的音乐作品分析是“静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音乐教育的载体,音乐作品就是这种载体的呈现方式。作者认为,一节音乐课,想要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全面细致的音乐作品分析,有这样的“静态内容”的准备,教师才能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拥有扎实的“静态内容”的准备才能应对“动态内容的多变。

最后,作者阐明了基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层次递进是“动态内容”的重要体现。作者认为一节富有成效的音乐课在表面上看也许是宁静的,但其有着流动、有序、集中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合理编排内容,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地顺序实施,显示出层层推进的特征。作者认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掌握娴熟,对教学节奏把握自如,才是一节优秀的音乐课堂。

这三篇文章,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与思考,望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在教学工作中将文章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作者简介:

莫佳欣(1994-09-)女,汉族,内蒙古通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课教学内容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喜欢的课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