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类专业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实践平台的建构
2020-10-21杜肇铭
杜肇铭
摘要:目前,高校设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市场对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实践培养质量的低下之间的矛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但现状是各实践基地单位接纳的实习学生人数有限,实践资源普遍短缺,无法满足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需求。深挖高校内部资源,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在校内创建实践平台,弥补校外实践基地的不足,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提出充分利用高校校内教学场地条件,充分利用校政行企协同优势,激励调动教师社会资源,将资源整合集聚于校内设计创新实践平台的建构,在解决设计类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合设计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策略路径。
关键词:高等设计教育;创新实践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策略建构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首次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使得其下的设计学等5个一级学科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偏重实践性并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设计学科,更是以其时代性、时效性在二十余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设计类专业人才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1998年国内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变。在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65万左右[1],到了201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高达860余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设设计学科的高校有近1300家,国内高校几乎都有开设艺术与设计相关专业,在校专业大学生有120余万人[2]。一方面,高校扩招有效缓解了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状,企业及用人单位不满意,高校自身也不满意。当下,基于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举措的进一步落实,摆在高校面前迫切的人才培养任务则是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合理构建并积极发挥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是着重强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合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如何在高校内打造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如何通过创新实践平台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设计学科专业教育以及学科体系的建构,找寻更为时效的实践教学发展路径是当下的现实问题,也形成了如下的策略思考。
一、明确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层面的意义
高校保持扩招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合理调控结构,寻求人才培养实质则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3]。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4]。这些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定位和措施,不仅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全面提升国民综合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着力解决未来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等专门人才的需要。
但是,随着我国大学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现代大学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构更具有现实战略意义。
二、清晰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层面的定位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创新也是设计艺术的灵魂。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构其重心是在“创新”,创新就需要在意识导向、管理体制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大胆突破,不破不立,新时代的专业人才培养更需要打破常规的创新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未来能否贡献于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主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助推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动力基础。当下,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寻求对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课题。对于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来说,强调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其目的是侧重于培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性的思维和拓展创新实操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高校内进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就需要着重分析市场与行业对设计类人才的专业基本素养与综合实践素质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市场对人才在创新探索能力方面的期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仅定位于专业实践教学的辅助,更是定位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基于前瞻性的人才市场需求研究来协助专业平台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完善。
三、發挥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弥补实践基地不足方面的作用
面对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不足,广开渠道,在高校内利用优势资源自我打造、自我建设,通过校方的不断重视和财力物力的不断投入,定会逐步完善平台的各项功能。但是,管理者和具体实操的专业院系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校内创新实践平台与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区别,相互的关系不是校内实践平台代替校外实践平台的关系。从场地面积、资金投入、设备建设到组织管理、实战经验等等,校外企业实践平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清晰地明确,校内实践平台的优势在于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团队钻研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校内实践平台可以方便的将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延展到课后二、三课堂,可以不受时间的约束,使课下实践场地的使用效率达到极致,教师也可以更为便捷的参与现场指导。对于设计学科下的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发挥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弥补实践基地不足方面的作用就是要将课堂讲授与实践平台充分结合,可以邀请校外专家进入课堂,现场演示,通过实题实作、实题虚作、课题团队协作等形式弥补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局限和学生参与校外基地实践机率较小的不足。
四、借助校政行企協同构建方面的优势加快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国家层面的若干政策明确了当前高等教育的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正成为我国高校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创新实践的实质就是鼓励当代大学生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各类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则是重要的基础保障。当下的高等教育强调与市场需求密切接轨,尤其是国家这几年特别强调应用型教育的重要性,鼓励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更是以实践应用为特点。加强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平台的建构更显重要,平台作用的发挥决定着设计类人才未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借助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创业实践平台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政策,而校政行企协同发展,形成政府对学校引导、高校与行业互助、学校与企业协同的良性发展局面是快捷推进校内实践平台建设的便捷路径。有条件的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和校内资源,激发利用广大专业教师的其他社会资源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是个更为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路径。
五、形成实践教学平台在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方面的经验积累
艺术学科的特色在于应用,设计类专业的强项更在应用,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理想模式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应用教学。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作用是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关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高校的优势在于理论研究,但积淀成熟的理论更需要实践的具体检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产能和经济效益,回补研究经费的不足,使研究与实践应用形成圆满的闭环。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绝大部分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方面是不足的,通过建构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可以在这方面得以弥补和经验梳理。可以通过教师和企业资源在平台上成立实践工作室,各工作室之间相互分工,互相协作,以实践平台项目为依托,使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践平台转化为设计服务,又能够通过具体项目植入课堂教学,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完善交叉学科关联,进而全面提升高校设计专业教学质量。
六、结语
在高校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是弥补当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不足的重要解决路径,是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是校政行企协同构建育人体制优势的重要展现,是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平台。如何在平台具体的构建过程中体现出其定位价值,发挥出其作用,通过平台建构与持续实践,围绕学生创意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综合执行素养,尤其是体现平台建构探索过程中的创新精神是重中之重。
注释:
[1]: 中国新闻网2016-03-01,国新办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2]:和必昌、张志宏.浅析如何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合格人才[J].大众文艺,2012(06):255-255.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号。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参考文献:
1、张臣.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262-265.
2、傅婧.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3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