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2020-10-21艾欢欢
艾欢欢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性人才是当今中小学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梯沟”,层层递进。亦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能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心理自由是其创新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先解放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才有心情进行自由的创造。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接触,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要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创新氛围,不给学生太多的精神束缚;要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就会自觉的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二、自立探究,探索创新机会
初中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拥有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法设法培养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中学英语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然英语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他们自主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初中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这种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俗话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初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過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在初中英语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四、善用评价,激发创新潜能
新的课改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创新与发展。简言之,新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保全学生的“面子”。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流的顺利进行,就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运用英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赫洛克实验证明: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高于批评,奖赏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有持久性。因此,我们应当以鼓励赞赏为主。正如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所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所有,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恰当的表扬、适时的鼓励,以此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继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创新意识。
五、开放教学,拓宽创新视野
中学英语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英语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要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常规性课堂教学中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开放性的教学内容首先表现在开放训练题的应用上,以开放训练题为载体来促进学生创新方式的转变,弥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足现象。在开放训练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训练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开放性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满足教学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其次还表现在学习的材料应不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作为学习的辅助内容。
六、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以培养创新素质为切入点,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只要我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激活,创新能力一定会发展,实施创新教育也就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