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幼儿园唱歌活动的组织策略

2020-10-21鲍小凡

神州·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教育

鲍小凡

摘要:音乐是美育教育的最好途径,音乐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音乐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唱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教师需要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反复组织唱歌活动,将唱歌活动贯穿在幼儿园教育中。现阶段的幼儿唱歌活动组织是幼儿教师畏惧的教学活动之一,本文将以《奶奶叫我乞巧歌》为例,提出一些幼儿唱歌活动的组织策略,希望能对广大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教育;唱歌活动

音乐是的人类审美需要,幼儿成长离不开音乐,音乐活动可以多角度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成长极为重要。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音乐活动中融入生活活动,然后在生活环节中渗透音乐活动,将音乐引入孩子的生活。

音乐是美育教育的最好途径,音乐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音乐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唱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教师需要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反复组织唱歌活动,将唱歌活动贯穿在幼儿园教育中。现阶段的幼儿唱歌活动组织是幼儿教师畏惧的教学活动之一,本文将以《奶奶叫我乞巧歌》为例,提出一些幼儿唱歌活动的组织策略,希望能对广大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1.组织幼儿唱歌活动的意义

1.1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求

幼儿园是孩子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需要在此阶段开始社会性发展,有组织的各种活动是锻炼孩子社会性成长的必要手段,其中娱乐性强、组织性强的唱歌活动是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组织唱歌活动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2是幼儿情感表达的需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言志,歌咏言”都是阐述歌唱是情感的表达,唱歌也是幼儿情感表达的方式。充满音乐的生活学习环境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浸润,帮助幼儿情感培养积极向上,情感表达方式正面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1.3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个性在婴儿阶段就开始显现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尊重幼儿成长发展规律,要尊重幼儿个性,各项活动的开展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重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他們的个性发展。唱歌活动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类型学习,帮助提升幼儿音乐素质,培养音乐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1.4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人审美能力的构成,全面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之一。教师需要积极组织音乐活动,包括歌词活动,帮助儿童充分地、主动地感受、体验音乐,用艺术感染力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让儿童享在音乐活动过程的享受快乐,促进儿童全面性的发展。

2.如何组织幼儿唱歌活动策略分析——以《奶奶教我乞巧歌》为例

2.1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任何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设计中要符合幼儿发声、审美和心理特点。不可以将音乐知识、歌唱技巧等理论学习作为歌唱活动的主要内容,要利用游戏来吸引孩子,增加孩子对于唱歌、对于音乐的认同,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奶奶教我乞巧歌》为例,教师可以在农历七夕节举办乞巧游戏,邀请全体孩子参加,先学习乞巧这一概念,同时加入新的内容,不能将乞巧活动局限于女性,而是要将先人希望孩子心灵手巧的愿望都赠与全体幼儿。

2.2加强歌唱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性

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要加强与儿童生活的联系性,增加生活化的内容,增加音乐与孩子的联系,让音乐进入孩子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将音乐教育日常化。《奶奶教乞巧歌》就可以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延续与拓展,在歌曲的学习中可以增加对传统节日的学习和了解。在歌曲学习中讲述七夕故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乞巧的意义等等。这些孩子可以联系到日常生活的内容都可以增加他们学习兴趣和意愿。

2.3常规化的活动组织

唱歌活动应该成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常规组织活动之一,这种常规性包含着创新性,可以根据实践教学情况调整活动要求,努力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传统歌曲,流行歌曲,电影配乐都可以成为唱歌活动的内容。《奶奶叫我乞巧歌》可以成为每年七夕前后的唱歌活动主题,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唱歌活动成为其中一部分。

2.4游戏化的学习策略

幼儿在学习歌曲的时候一个难点就是记住歌词和曲调,幼儿阶段的学习方式不适合死记硬背和机械式重复。教师在歌曲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歌词和曲调内容游戏化,让他们在玩耍中记忆。比如说可以将歌词分成句子,每天学习一句,在午睡起床时要说出今天的句子才可以起身,下午游戏活动的口号也可以替换成歌词,学习完成后还可以玩歌词接龙,一个小朋友说一句;还可以让小朋友自行编排动作,让其他小朋友猜句子。

2.5个性化组织策略

小朋友在学习完一首歌曲之后可以让他们自我发挥。可以使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曲调进行演唱不同歌曲,比如《奶奶叫我乞巧歌》可以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调子来演唱;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表演歌曲故事,可以伴唱也可以边唱边演,还可以歌曲接龙,用不同的曲调一人一句进行接龙演唱。

唱歌活动组织设计要给予儿童个性化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自行摸索音乐的乐趣,感受音乐之美。

3.总结

幼儿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教师在设计幼儿唱歌活动是要重视幼儿发展规律,不要拘泥于传统模式,要大胆创新,鼓励孩子多向发展的同时也要锻炼教师多向发展,精心设计和组织唱歌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音乐环境中,感受音乐的美,能够通过唱歌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张卫民,陈金平.刍议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西和乞巧园本教材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570)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幼儿教育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