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融合实践

2020-10-21王洋洋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音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王洋洋

小学音乐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学科。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辅助技术得以出现,给推动小学音乐教学发展与进步带来重要支持,其中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技术最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实践,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现出音乐知识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激发,对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是点燃小学音乐课堂的星星之火,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全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对音乐课堂的价值

(一)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浓厚,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小学音乐课堂的境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特点让音乐课堂变得生活、有趣,学生学习主动性被调动出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由此获得增强。

(二)实现教学多元化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能够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空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让课堂导入变得具体且有趣味性,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且直接,还可以让音乐作品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三)提高学习效率性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学目标标由此实现,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因为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获得成功。

(四)教材资源的重复使用

教材资源的重复使用不仅是指汇整好的多媒体素材于每次相同主题课程中重复使用,还有在课程中录制的教学过程,可供学生下载自行复习,也可提供缺课学生自我学习,甚至是在教师下一次课堂中作为辅助使用。

二、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相结合,的确把课堂效率提高了许多,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定成为以后的教学方式。不是所有的于段都是有利的,他也有很多弊端,我们要时刻保持一个清晰的头脑,信息技术毕竟只是教学辅助手段,它不能左右我们的常规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它不是很容易结合的,也不是普通的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我们要将音乐的思想、方法、知识等,将这些有关音乐方而的学习用有关的科学技术表现出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两者之间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音乐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一)融合信息技术,把音乐具象化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视觉元素,结合新技术,鼓励教学风格多样,才能提高音乐欣赏学习的兴趣,配合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达到进一步促进音乐欣赏教学发展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设计让信息技术贯穿课堂教学环节,以此带给学生丰富、趣味的学习体验,并增强他们对于新歌的学唱效果。

例如,在《小螺号》教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歌曲的视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海洋情境中,感受海边生活的意境,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唱,让学生通过更直观的观察完成对歌曲学习的学唱,提高他们掌握歌曲节奏、音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完成舞蹈学习,以此提高学生在艺术水平方而的造诣,并通过歌曲与舞蹈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化学生对于歌曲的记忆,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支持。

(二)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学音乐教师应注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来补充传统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单调性。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有效地突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重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兴趣引导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当学生具备足够的兴趣,才能主动与教师一起学习音乐知识,所以做好新区引导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借助丰富的功能性实现对音乐知识的全而展示,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小企鹅》一课时,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很少有学生看到过真正的企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背景,在教学时,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制成课件,上课时播放。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投入学习中,取得良好效果。

(三)巧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往往只是通过音乐的分门别类来开展音乐鉴赏教学。随着视觉音乐教学方法的实施,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改进,音乐欣赏者可以多感官地体验音韵之美。对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将多感官体验与教学有机结合,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多媒体,在综合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视觉成分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授《春天来了》的时候,笔者将关于春天的美景,如融雪、桃花、小鸟、蜜蜂、杨柳等编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上课就被春天到来时的勃勃生机所吸引,使他们置身于心旷神怡的情境之中。学生的情绪很快高涨起来,然后让學生进行人机交互,只需轻点鼠标,就可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春天中的一景”,通过目视、耳听、脑思、口唱、体动等多个信息通道自主学习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对春天来临时所表现出的喜悦心情。这样,不但加深了情感体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是适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领域,音乐是建立在听觉感官上的艺术形式,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践仍处于发展阶段,未真正脱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精心设计课件内容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才能不断优化小学音乐课效果。

猜你喜欢

音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音乐
音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