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0-21谢丽娜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体育教学小学

谢丽娜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可以使老师更密切地关注学生们的个体化差异,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不断强化自身的体育技能,把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上去。本文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既要保证体育优质生能充分发挥自己在体育上的优势,还要保证体育差等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分层教学的方法落实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使每一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感受到乐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分层教学的优点

1.1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

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身体素质、体能、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然后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锻炼的目标,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充分展现出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不同的能力和优势。

1.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对体育的喜好程度不同,若是对所有同学都是一个教学目标,身体条件差的同学会感觉很吃力,更加对体育学习感到厌倦,这样不利于体育教学的进行。因此,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调动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找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体育的学习中去。

1.3体现教育公平性

通过分层教育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找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充分发挥身体的优势,达到自己理想目标,身体条件较差的同学也能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身体的好处,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教育的公平性,都能学有所成。

2.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对不同教学对象和兴趣爱好,进行不同层次划分

体育不单单指跑步篮球这些常见的体育项目,还有很多种类的体育种类可供学生进行选择。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当然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作为学生的体育教师,最开始就要先了解了解学生们各自的体育水平以及体育爱好,先依据学生们的体育测试水平将学生分在不同的层次,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师可以依据学生们的体育水平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2.2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

随着体育课堂的不断推进,学生们学习到的体育知识肯定也是越来越丰富,自身的体育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学习的情况也不会像最初一样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变化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们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适时挑战自己的教学计划,换成更加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上课情况相适应,鼓励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不断突破自己,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积极勇敢的精神。

2.3依照课程难易程度的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体育教师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任务,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制定好科学的学习梯度,掌握好授课的起点导入、体育知识技能的过渡与衔接,寓教于乐,寓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兴趣于一体,为学生创设快乐体育学习的学习环境与体育训练殿堂。

2.4尊重个体,单独辅导

小学时期体育基础存在差异,原生家庭的生活环境给小学生的影响较大。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孩子培养兴趣爱好着力不同,有的学生在某一项运动中有一定的基础,甚至熟练掌握技巧。而对于家庭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的学生而言,体育运动陌生。分化现象阻碍了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在教学中要减少这种现象的加剧。教师可以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第一,游戏教学法引入小学教育中,是吸引基础性差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激发体育学习热情,在学生在玩与学之中,并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活动。第二,教师对体育意识强,基础好的学生实施激发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增加挑战难度,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的体能和责任感。第三,竞技赛可以成为教学的润滑剂,通过比拼竞技来激发学生的竞争,实现自我突破。

2.5关注过程,完善评价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灵活的加以调整,注重教学过程,做好学生定位,通过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分段设置教学目标,通过周期性检测检查学习效果。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完善评价体系和标准,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检测,初始与进程中的效果比对,科学衡量学生的进步程度,增强自信。纵向自我提升、横向同质小组成员的比对,激发鼓励学生的动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了称赞,给予鼓励,获得认同,对教学策略进行积极额调整与整改。

2.6运用媒体,创新契机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微课、慕课等都是教学新手段。教师在课前整合各项技能,实现模块化,将体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合二为一,制作课件,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创造线上线下学习模式,查找问题,纠正错误,提高水平,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适应水平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2.7课内课外相结合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让学生们进行课内的学习,长时间的课内学习可能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对体育训练项目日渐倦怠,出现消极的心理。教师要多带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感受属于体育的快乐。而且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外,课后的体育锻炼也不能忽视,只有让学生们坚持每日都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养生一个好习惯,让体育教学的效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动态情况的掌握,教师必须在对学生有着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既要把握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又要抓住差异中的共同特点,以便教师更加科学的进行分层教学,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猛.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10)

[2]何跃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解读[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

[3]康双燕.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5)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体育教学小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