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10-21关红霞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关红霞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课堂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随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作为初中的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应将传授知识作为目的,同时也应将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作为目标。教育改革的当前,核心素养理念是目前教学运用的主要模式,它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又符合当前背景的教育理念。笔者首先指出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随后指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不利于初中教育的更进一步发展。初中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尤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学科思想、学科意识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核心素养。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够帮助我们树立起历史学科的学科思想。《历史新课程标准(2015)》中提出了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五种。

一、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些许问题研究

想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那首先就要正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够进一步的总结反思,创新改革教学方式,顺利教学改革发展新潮流,培养综合能力强大的优秀学子。

1.1教学手段落后

距离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了现如今教师衡量学生的标准仍是考试分数,在课上更多的也是强调“XXX为考点,需要记忆”“xxx在考试中的频率很高”等等。另外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是“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为主体,这样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主体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加之历史这一学科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一门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科,对于历史的学习以及知识点的记忆等提不起兴趣,这就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1.2课堂问题设置不合理

在新课标中指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随之进行积极的探讨进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也正是这一环节中存在问题,很多教师由于对此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故提出的问题不够深刻,也不能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认真翻阅书本不用进行思考即可发现答案,这就违背了提出问题这一举措的初心。

例如在进行《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课时,在课前提出问题“明朝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明朝加强君权的影响?”像这种问题,学生在教材之中完全可以找到答案。相比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中设置一下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自己的问题,或者是可以让学生现行预习,在课堂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其他同学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例如在进行《中外交往与冲突》中郑和下西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在你们的心目中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下西洋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会对当时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在书中寻找答案并进行总结,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2.1促进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改革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仅仅只是向学生传授和讲解历史知识,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整合串联,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方便学生在大脑内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

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知识和思维,当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脉络,才能够对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关联,更加全面对待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从而将事件的前后进行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能够对历史产生兴趣,就会将兴趣转换为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主动进行历史学习。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占据主体位置,教师成为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新的时代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开始在各个领域中逐渐应用起来,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专注力,同时利用多媒体动画、音影图片等当面结合为一体的特性,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准备,进行充分地备课,积极的寻找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料。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进行串联整合,利用多媒体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将枯燥无形的知识变成有趣可见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并在大脑中快速完整的形成历史知识脉络,便于今后知識的学习。

2.3符合我国教育趋势

从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之后,便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放在首位,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顺应了教育发展趋势。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的能力培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学习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倡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够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的需要,也更符合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初中历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常教师长时间的研究、实践、反思和经验总结,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世界上没有一片同样的叶子,也没有同样的人,初中正是发扬个性的时候,个体差异巨大,故教师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性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教育,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统筹兼备,让学生能够共同发展。第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一节课的努力并不能看到效果,因此应该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作为长期的教学目标,在初中三年中坚持不懈,必将会看到努力的结果。

3.1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活动的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进程。在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和认识教学目标的内涵,对历史的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树立起一个长远的目标,与学生共同努力。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百家争鸣》一课为学习的重点,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简单的了解其发生的时间和意义,而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各家的观点和理解,引导学生对春秋时期所流传下来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各家观点所长。

3.2采用多样式教学方式

采用多样式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习的兴趣。

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并提出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身所认为的学习重点。学生通过自主的预习,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将课本中的一些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历史知识。例如说在进行《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并且讨论元末农民起义的必然性,通过历史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发展是具有必然趋势的。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合作式教学,在初中阶段,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地感知历史知识中所含的魅力。例如在进行《宋代的经济发展》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通过网络查询、翻阅资料等收到,将古代经济与现代的经济进行比对,在比较中总结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哪些成就,哪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形成探究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锻炼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在辩论的过程中倾听他人的想法,思考自己的想法中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3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价值观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名人伟人留芳万年,他们所拥有的美好的品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为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初中阶段真是处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重要阶段,因此历史长河中的名人伟人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名垂千史的伟人,同样还有遗臭万年的人,通过这些人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的建立,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及教学发展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求知精神,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付吉莉.《核心素養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分析》[C].2019年“区域优质资源的整合研究”研究会论文集,2019.08.16

[2]张新民.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56.

[3]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

[4]陈良约.《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之历史价值观》[J].读写算,2016.1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