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重点研究
2020-10-21卞井贵
卞井贵
摘 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完善的道路交通樞纽能够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对交通网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对交通道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升路桥施工的建设水平,保证路桥的承载力符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对路桥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同时探讨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效率及质量,才能够提高路桥施工水平,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路桥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L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8-0192-01
引言:钻孔灌注桩作为道桥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桩系结构,操作非常简单,而且承载力也非常高,这一结构应用在道桥工程中可以起到提升道桥工程整体质量的效果。作为桥梁的“根”与“足”,桩基部分存有桩心偏位、倾斜过量、沉降超限、断桩、缩扩孔等质量缺陷,不单单只决定着成桩质量,还会对整个桥梁受力体系带来直接且关键影响。
1 钻孔灌注桩加固原理
钻孔灌注桩加固原理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施工人员通过机械设备钻孔、人工挖掘等方式在现场形成桩孔,再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笼放入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桩结构。一般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成孔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最终形成的桩孔也会有一定的差异。目前使用比较广的灌注桩类型有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这三种灌注桩中,钻孔灌注桩的适用性是最好的,它可以在相对复杂的地质地形结构中施工,最终的施工效果也很好,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噪音,施工方式也比较简单、易于操作,在道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可以很好地保障桩系承载力。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施工人员还要对桩钢筋笼外壁埋设钢管。这样做可以增加桩体的强度,而且随着压力作用,水泥浆液也会在碎石层空隙发生扩散,形成更大范围的浆体扩散,使得桩体承载能力增加,从而起到加固的作用。
2 钻孔灌注桩的常见质量缺陷
钻孔灌注桩作为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桩基形式,一旦施工中质量把控不严,极易导致出现桩心偏位、桩身倾斜、桩体沉降超标、断桩、扩径等质量缺陷。而多数桥梁工程项目因所处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往往须采取泥浆护壁钻孔桩进行作业,然而,此种工艺相对较为繁杂且施工中不确定因素众多,例如,泥浆配比不合理、混凝土浇筑控制不当、孔底沉渣清理不彻底等任一环节的疏忽大意,或是施工前准备不到位、施工中管控不严或突发情况处理不当等,均有可能导致桩基出现上述一系列质量缺陷,如此不仅会对桩基的承载性能造成影响,而且还会直接危及上承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而导致桥梁的质量及安全性大大降低。
3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钻孔前质量控制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之前要开展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钻孔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因为充足的施工前准备工作是保证后续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好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加强质量控制,才能够保证路桥工作能够有序顺利展开。首先,要制定严格的质量评价标准。在对产品进行采购时,必须保证按照质量标准完成采购工作,要选择质量达到要求的建筑材料。并且要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如果出现材料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要对采购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还要对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数量进行统计,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其次,施工方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选择产品质量达标、信誉较好的供应商。第三,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时,必须充分考虑钻孔灌注桩的实际施工情况,保证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要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3.2 终孔与清孔的质量控制
在终孔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鉴定以及孔内尘渣控制工作是进一步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终孔鉴定过程中,对渣样进行判断是主要依据,对嵌入中风化岩层的基桩要根据捞取的渣样对岩面进行判别,确定嵌岩的深度。在终孔时需要对孔深进行测量,同时要对渣样进行二次判别,确保渣样符合设计要求。在对渣样进行判别时,要保证钻孔原始记录以及钻渣捞取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防止出现假造钻渣的情况。对持力层落在强化风化岩层上的基桩进行鉴定时,要根据渣样对岩层进行判别,需要注意的是强风化岩以及残积土之间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强风化岩渣样内会含有小块状次生矿物,用手可以掰断这些次生矿物。而残积土渣样除了含有石英之外,不会含有坚硬块体。下设钢筋笼以及导管后,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作业,同时要调制出优质的泥浆液,尽可能降低颗粒的下沉速度,可以利用先进的反循环清孔工艺进行作业,确保沉渣符合要求后要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防止土渣回落。要加大混凝土的初灌量,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初灌量产生的冲力,冲开在孔底残余的少量沉渣。
3.3 水下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是钻孔灌注桩的最后一道施工环节,同时是保证桩身承载力以及强度的关键工序。在此次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完成灌注作业的。在第一盘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主要采取剪球工艺,要根据不同桩径对混凝土的初灌量进行准确计算,保证第一盘混凝土灌入时能够使导管埋入2m以上的深度。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着混凝土灌注高度的不断上升,要及时提升导管,在对导管进行提升时要保证提速均匀。同时要确保导管底端埋入管外混凝土以下的深度在4~6m以上且不能超过8m。禁止将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防止出现断桩或者局部离析情况。
结语:综上,道路桥梁是跨越不良地质的重要方式,钻孔灌注桩在其中取得广泛应用,其具备承载力高、适用能力强等多重特点。工程项目中,需充分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灌注量、钻机速度等工艺参数,全面确保施工质量,以高品质、高效率的方式完成施工作业,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何秋杰,刘丹.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1):49,51.
[2] 王小英.路桥施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235.
[3] 雍攀.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B12):28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