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低碳理念下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研究
2020-10-21余璇
余璇
摘 要: 加拿大著名学者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指出:街道和人行道是一个城市的器官,慢行交通在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完善区域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生态低碳”理念为导向,提出长洲岛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为构建功能完善、层次清晰、通达直顺的慢行交通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低碳;慢行系统;规划策略;长洲岛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8-0004-02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机动化交通方式正日益成为主流的交通发展方式,在给日常同行带来效率和便利的同时,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愈加严重,降低人们对于安全、健康出行的保障。在全球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以步行、自行车、“步行+公交”、“自行车+ 公交”等环保低碳出行方式为代表的慢行交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另外,发展慢行交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城市交通本身,与多元化、特色化的城市发展需求相融合,与城市的休闲旅游相结合、串联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实现城市魅力提升。本文以长洲岛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为例,探讨功能完善、层次清晰、通达直顺的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策略。
目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兴未艾,关于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规划等的研究多从城市交通、通勤需求等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多元视角的綜合研究。而以城市交通规划的单一视角进行慢行交通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多元化、特色化城市发展的时代需求。基于此,如何顺应全球低碳交通发展的趋势,综合运用生态、交通、旅游及景观规划等多专业方法进行融合性规划与设计,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与休闲旅游相结合,通过整合现有公共绿地、旅游景点和开放空间,串联城市景观,构建优美的慢行交通环境,系统打造慢行旅游产品,实现“城市营销”,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迫切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下本文以长洲岛慢性交通系统规划为例,对融合性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展开探讨。
1 慢行交通概述
慢行交通系统的概念自2001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井颁发的首部《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正式在国内提出以来,作为一种生态、低碳的交通方式,以其环保、健康的优势,日益成为各国探索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同时促进居民健康生活的一种重要模式。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
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虽然慢行交通出行速度较低,但在出行方式选择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结构中,慢行交通都占据50%以上的份额(如上海占 56%,深圳占67%)。慢行交通往往是出行起点始发及出行终点到达的必要方式,在出行中是不可取代的。而且人们的活动与出行呈现多样化的出行目的和出行空间等特征,特别是随着后汽车化时代的到
2 慢行交通的原则和定位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和定位:
2.1 以为为本原则
在整体交通体系的规划中,注重精细化规划设计。不单单是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的拓宽,而是优先保障步行者和骑行者在交通系统中的功能性、安全性的需求,给予他们尊重,通过慢行空间的整体设计,提升慢行体验和空间吸引力。
2.2 步行适宜性
包括为行人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保障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内使人们能够到达各种目的地,同时在步行道网络中提供行程上的视觉吸引。
2.3 连续性原则
提高慢行系统的连贯性,可建立绿道、自行车专用道、人行道等专用道路,注重与机动车交通的衔接和其他交通设施的相交,避免断点,确保步行、骑行等通行方式的连续。
2.4 舒适性原则
慢行系统在满足通行性之外,还应与景观绿化和休闲健身区域相结合,不断完善景观设计、道路照明、路面铺装,注重空间尺度和景观设置,提高慢行体验和舒适度。
3 长洲岛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策略
整个长洲岛地区的慢岛交通系统框架是以“CALM-CALMER-CALMEST”为指导思想,管控机动车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截留私家车,打造多层次水运系统、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延续传统岭南街区的步行体验,并融入人性化的街道设计新思路,从而构建“外通达、内稳静”的目的地式交通体系。
3.1 总量控制,构建客流可达的公共交通网络。
根据长洲岛的发展规划,长洲岛公共交通骨架由新化快速路、金洲路2条主要道路和地铁7号线2期、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和地铁8号线东延段(远期线路)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构成。通过总量控制,限制入岛方式和外来机动车数量,减少岛内机动车交通量。岛内南端设置1个机动车出入口,通过长洲大街连接新化快速路。结合金洲大道打造尽端式路网体系,大学城与长洲岛前往黄埔的交通可通过绕行环城高速实现。从而保证岛内慢行交通环境,分离过境交通,减少进入岛内机动车总量,避免长洲岛成为都市交通的牺牲品。结合交通换乘,设置2个外部截流点和2个内部截流点,在新化快速路出入口及水巴码头附近布置公共停车场及公交衔接设施,实现内外交通转换,截流外来机动车辆。
在满足客流可达的基本需求基础上,构建完善、层次清晰、功能齐全、通达直顺的慢行网络,注重与公共交通间的衔接换乘,实现公共交通门到门的运输,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3.2 动静分区,营造层次丰富的慢行路径系统
根据长洲岛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及生态资源分布,慢行路径系统主要围绕环境优美的湿地水域、绿地、公园等进行规划,联通居住区与绿地、公园等,营造宜人、富氧的慢行环境,为人们游览观光、清晨健身、假日休闲提供场所。按照不同的服务对象,慢行路径可分为环岛绿道、文旅古径、游览通廊及生活路径四类。
(1)环岛绿道:沿滨江设置连续的10公里环岛绿道,包括自行车道、跑步道和散步道及绿化空间。
(2)文旅古径:串联岛内重要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以宜人的慢行空间提供高品质的慢行体验。
(3)游览通廊:联系各个观光节点、旅游服务设施和交通出入口,作为旅游观光的重要线路。
(4)生活路径:联系公共交通节点、工作岗位、居住区及生活服务设施,提高岛内居住品质。
3.3 利用水道,策划岭南特色的水上交通航线
充分利用长洲岛丰富的水系航道资源,对接广州水上巴士系统,策划水上巴士航线,使水上巴士作为陆域公共交通的延伸和辐射,同时兼顾旅游观光功能,进一步彰显岭南慢岛特色。保留4座水巴码头,包括黄埔军校码头、长洲码头和深井码头、游艇会码头,并新增3座水巴码头:湿地公园码头、新造二号码头、洪圣沙码头。强化项目水上交通联系,串联各个码头,便于游客乘坐游船进入岛内体验古村文化。
3.4 道路瘦身,实施稳静化的道路结构改造
稳静化措施是通过道路微观设施的设置,例如路拱、缓冲带、车道的窄化和弯曲以及一系列的交通管制措施来减轻和降低机动车交通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实道路空间的社会交往和景观塑造功能,达到道路空间有序合理的利用的目的。除了步行道本身的工程改善外,还应通过稳静化技术改造道路结构,敦促驾驶员注意行人,小心慢行。
可供生活区与商业区步道采用的有以下几项,设置减速墩、人行横道凸起、慢行道路面标记、粗糙路面铺装、道路路缘扩大、设置曲线车行道、小车进入限制、机动车限速等措施。城市道路机动车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之内,重要景点路段控制在20km/h之内。
3.5 要素控制,打造人性化的街道設计
坚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长洲岛地区道路建议以透水路面为主,并鼓励采用生态植草沟,构建高颜值的海绵城市,从街道宽度、家具标识、沿街界面、路面铺装等多方面进行景观设计,完善慢行交通系统的配套建设。
(1)街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2.8米~3.2米;一般道路人行道宽度≥3米;自行车道宽度≥2米;慢行+电瓶车混行道宽度≥5米;可用于自行车停车的设施带≥2米。
(2)街道家具:城市家具小品设计既要符合提倡的“慢游”理念,也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结合功能分区进行绿化设计,对植被较好区域(深井、黄埔军校后山等)及生态湿地周边应保护为主。遵循自然前提下合理的种植新植物,与原有环境和物种相和谐。
(3)
沿街界面:长洲岛地区的街道界面风貌控制可分为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传统民居和岭南骑楼四类,其中前三类以保护利用为主,最后一类则鼓励应用于新增产业建筑。
(4)路面铺装:坚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长洲岛地区道路建议以透水路面为主,并鼓励采用生态植草沟,构建高颜值的海绵城市。此外,较为醒目的彩色沥青铺装的慢行道能够吸引居民与游客采用慢行方式出行,有利于营造更好的出行体验。
4 结论和建议
绿色出行、环保低碳理念在全球范围的推广,给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在解决日常通勤和与公共交通接驳的功能需求之外,慢行交通与生态景观、休闲旅游和健康生活等不断融合,跳脱仅从传统交通规划角度进行慢行系统规划的做法,承载起提升环境质量、生活品质、城市魅力的新功能。长洲岛的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以生态低碳优先,创新性提出分区交通管控,构建“对外可达,对内慢游“目的地式的慢行交通体系,在建设“慢城”和打造文化旅游路径的有一些有益的策略尝试,以期推动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东飞.“绿色交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现代城市研究.2003.
[2] 望开磊.滨水区慢性交通系统城市设计的相关分析.智慧城市.2018.
[3] 段亚楠.城际轨道交通枢纽与城市慢性交通的接驳规划设计.绿色交通.2018.
[4] 姚文琪.城市商业区慢性系统的营造.城市规划学刊.2014.
[5] 甘霖.从伯克利到戴维斯:通过慢性交通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国际城市规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