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初探

2020-10-21张艺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儿童保健信息化

张艺

摘 要 社区儿童保健是基层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儿童保健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儿童健康状况的改善,社区儿童保健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由四病防治向传统保健指导、关注儿童精神与心理卫生保健转变。在此过程中,推进社区儿童保健中心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建立儿童保健数据库与进一步探究儿童保健新模式的必然方式。

关键词 儿童保健;社区保健;信息化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群体的健康状况关系家庭的幸福,关系国家人口和未来劳动力素质的优劣,反映国家一段时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医疗发展水平,也构成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提升总体儿童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社区儿童保健中心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儿童保健服务需求也由四病防治向计划免疫、定期体检、营养指导等健康促进、保健指导为主流的预防控制医学服务转变。这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即改变一次性上门就诊的传统间隔式保健模式,逐渐向建立电子档案、长期跟踪、数据整合共享的连续式保健模式转变。通过实现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信息化建设,促进儿童保健体系现代化,才能更好为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服务。

1社区儿保服务现状与问题

1.1 高峰时期就诊等待时间长

传统线下预约挂号方式容易导致同一时间内有大量就诊儿童与家长在有限的服务区域内等候,而医务人员的服务速度是一定的,这一情况造成超过实际服务时间的等候时间过长,容易引发服务对象的焦虑与不满,降低对社区儿保服务的满意度。

1.2 保健资源利用效率不均衡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儿童保健服务的首要目标是降低儿童死亡率,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计划免疫资源设施发展齐全,其重要性深入人心,为降低儿童死亡率贡献巨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提升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新的需求,单纯的计划免疫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儿童保健服务需要,但传统观念下家长依然倾向于偏重计免而忽视其他保健项目,后者的资源配置也尚未得到相应重视。

1.3 城乡差距与流动儿童保健服务不足

我国社区儿保服务在城市与农村发展状况极为不均衡,农村社区儿童保健站点较缺乏先进设备、高质量人才与科学管理方式,对农村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提升造成掣肘。跟随进城务工家长流动向城市的儿童,在城市社区儿保接受服务时,容易受到户籍不在本地、以往医疗信息沟通不畅等程序性问题困扰。此外由于其流动性较大,在固定服务站点建立长期稳定服务序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给需要长时间跟踪以得出结论的健康项目造成一定困难[1]。

2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2.1 利用移动互联助力就诊流程

在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的当下,开发移动端社区儿保服务应用系统具有现实意义。网上预约挂号模块可以使服务对象避开高流量时间段,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适当调整预约时点,分流服务压力。线上缴费服务模块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可以减少窗口缴费排队时间。追踪回访模块旨在在服务结束后特定时间段内向服务对象发送问卷,获取就诊结果反馈。此外,儿保应用系统也可提供日常儿童护理健康教育服务,通过建立系列栏目向用户推送相关知识和文章,提高社区内家长的健康意识。在此过程中相当于建立家长交流平台,增进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儿保中心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2.2 建立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

针对计划免疫资源利用较为充分而其他儿童保健资源相对闲置,可以在现有计划免疫服务流程的适当时点提供导入其他保健项目的入口,将计划免疫整合入儿童保健总体服务中。根据对家长的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调查,保健项目越多样,家长的满意度越高。因此,在计划免疫之提供其他更加丰富的儿童保健服务,既有利于有效利用现有闲置儿童保健资源,也有利于提高家长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最终对提升儿童保健服务水平发挥积极作用[2]。

2.3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与信息数据共享

深入了解儿童健康状况需要掌握长时间序列的健康数据,通过给每位儿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健康数据上网入云,可以有效追踪儿童健康的最新发展和历史情况,对于排查潜藏疾病、深入分析疾病诱因源头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是分流综合医院儿童科室就医流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系统共享的数据库,当遇到重大疾病情况时,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查看以往社区保健数据,做出对诊断有利的判断。最后,对于迁移频繁的流动儿童,全国一致的电子档案系统可以降低异地就诊服务时的遇到的不确定性,实现高效的儿童保健服务。在偏远地区的农村社区儿保站点也可以与高水平城市站点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远程诊断来应对农村站点无法提供某些医疗卫生服务的问题。

2.4 利用数据分析提升效率

社区儿保中心信息系统有利于广泛收集儿童健康数据,便于进一步深入分析和利用数据。信息化数据库为统计、筛选儿童健康数据和特定项目数据提供了可能,通过多样化的高级数据分析方法,相关人员可以从庞杂数据中发现目标,例如异常个例、个体异常发展阶段、地区集中异常情况,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排查和诊疗。对于一些隐蔽性较高的健康问题,大数据分析无疑极大提高了服务工作的效率、扩大了服务对象分布的范围、提升了定位排查特定儿童疾病的精确度[3]。

3结束语

社区儿童健康服务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分流呃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服务量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家庭来说,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是解决日常儿童健康问题的首要选择,其服务直接关系儿童健康水平与家长的儿童健康护理能力。通过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进行信息化改革,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社区儿保服务质量,更好为解决儿童健康问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丽杰,赵鹏,徐志浩.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3):184-185.

[2] 陈笑辉,郝晓宁,李士雪,等.我国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工作面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8,(3):274-276.

[3] 杨青,朱宗涵,张德英,等.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3-4.

猜你喜欢

儿童保健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
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基层儿童保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