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网络背景下未来学习环境构建的思考

2020-10-21邓显林郭应寿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布式互联网教育

邓显林 郭应寿

摘 要 21世纪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是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的变化。不过,最受关注的还是为什么学校是互联网唯一还没有产生巨大影响的行业,许多人都在展望教育将会发生的变化。人们好奇的是,未来的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子?教育是指导下的学习,科学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未来的教育,需要敬畏学习理论和教育教学研究,遵从科学发现的规律,利用真正先进的项目学习和工具。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分布式

引言

教育似乎是人人都懂得一个行业,我们都上过学,都经历过教育,不是吗?我们都有自己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的认识和观点,但事实上,教育是一个需要高度专业化,和行业知识的领域,真没几个人分得清楚教育和教学有什么不同,甚至在他们谈论教育的时候,“教育”这个词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不同的语境下他们脑子里对应的东西都是不同的[1]。

1互联网与教育结缘

教育是人类社会分工以来最为历史悠久的行业之一,但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开始被严肃科学地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也就100多年的历史。而对单科,如《模拟电子技术》创造力培养的教学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教育学是一个跨学科,逐渐扩展到社会学、人类学、生物系、认知自然科学、脑科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心理学,后来是哲学。而政治、经济、文化、家庭、教育思想体系甚至语言文字等都对教育有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教育学界在学术上派系林立,建立的各种理论与教学实践又是基本脱节的,乃至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基本都是基于常识而形成的, 这样的体系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在人们心目中,历史传承下来的方法总是最保险的,最稳妥的。

除了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之外,这年头也真没几个人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了,对许多人,尤其是孩子们来说,认为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事实上,互联网只是一个虚拟网络,是一个概念,是将物理网络连接起来的一系列复杂、开放的规范和标准。真正理解互联网,你需要知道这样一些知识: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时,要打包,信息是封装成上万个IP包的,通讯节点是通过逻辑地址来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物理网络上,如果是在同一物理网络上,通信发起方通过ARP广播索要物理地址,再经过将IP包上的逻辑地址转为物理地址之后,又是通过特定的物理网络将IP包送达。如果不在同一物理网络,通讯发起方又经过同样的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后,将其交给负责路由的设备,负责路由的设备又遵从同样的规范重复同样的处理,最后完成IP的路由。

通讯有两种方式: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我们现在感受到的便捷都是源异步通信所赐, 异步通信在人们的交往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步通讯需要传信和受信双方都同时出现,如眼前的面对面上课,任何一方缺席就不能完成。而相对及时的异步通讯,可以保证接受信息一方暂时没空,发送方也能将信息递送出去,接受方能在有空时间做出响应,完成信息的交换[2]。

2分布式环境构建

现行的学校提供的是一种集中式的同步学习環境,即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接受特定人的讲授,学习才会发生。其实,分布式学习环境正在形成,只不过是目前学校里的教育,并没有把这种分布式学习环境下的异步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起来而已,把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混合式学习。通过这种双向能力成长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师们从单调、重复的讲课中解脱出来,利用先进的学习技术手段,就有机会把最新的学习、网络科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学习体验,在借助学习技术,量化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前提下,给予及时且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和鼓励,才能实现高效双一流的教学。这就是未来的教育、教学形态,是最新国际学习技术标准关注的核心,也是陌桥网把研究、设计、开发和实现混合式学习作为使命的最重要的原因。教育是指导下的学习,科学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未来的教育,需要敬畏探索式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遵从学习科学发现的规律,利用真正先进的学习技术和工具;还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有志之士共同参与、充分开展线上线下协作,透明地跟踪学生学习数据,才可能有更好的创新力与实事求是之成果[3]。

3结束语

(1)未来的教育行业是一个需要充分协作的行业,企业专家负责教学内容的开发,设计学习体验;

(2)技术专家负责学习设备及数据系统的研究,管理学习活动;

(3)教师或培训专家负责开发网课、组织学习材料,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答疑解惑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SPOC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的变革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4):200-201.

[2] 张丽莉,李兴保.分布式认知视角中的媒介新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1):28-30,71-72.

[3] 林健.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 38(2):26-35.

猜你喜欢

分布式互联网教育
居民分布式储能系统对电网削峰填谷效果分析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