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要返璞归真,要有语文味

2020-10-21吕瑞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课人文

吕瑞云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可喜的是,在不断争论与探讨的过程中,语文的面目越来越清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课上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得累、获益少。语文是表情达意的人文工具,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努力提高国民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课就要返璞归真,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要领悟语文的美,必须首先从语言入手。语文教师在每堂语文课上都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夯实语文基础,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必须掌握好这门基础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语文学得好,就是能说会写,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有了较高的语文素养。

1.专心倾听,认真说话

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同学往往都是会听课的同学。我们首先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要求他们一要专心,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渐渐达到听懂老师话的能力,养成听记、听后复述、听后评价的习惯。

2.扎扎实实做好写字训练

字词是语文的基本要素,规范地写好汉字,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课上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首先要先教会学生写字,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循序渐进地练习,从而达到提高书写质量的效果。在教学写汉字时,教師的范写十分重要,我们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字的笔顺和笔划,在字格里占的位置以及每一个笔划的书写方法,做到每天都会安排时间给学生写字,持之以恒地做这项工作。

3.抓关键词理解,学会表达

词语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是语文教学中常见而又有效的方法,但抓什么关键词却是我们教学中最关键之处。抓关键词的方法有许多,可以是抓住概括文章内容的关键词中入手,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开头的第一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杰出”“爱国”这两个关键词就是全文的中心。可以抓住起线索作用的关键词,例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我们可以抓住“腊七,冻死寒鸦”“除夕真热闹”“正与初一截然不同”“元宵上市”“残灯末庙”等关键词来理解和感受北京的春节这个美好快乐的节日。还有可以是抓住对比的关键词,抓住有过渡作用的关键词,可以抓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等方法。围绕这样的关键词,我们就会把文本读通、读好、读透。在教学中我们顺势抓住这些关键词,提炼词语去进一步感悟词眼的表情达意,再结合整句话让学生更深一步品读,达到感悟,学会运用的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真正达到了教学语文的目的。

二、朗读体会,文道结合

语文课的语文味就要书声琅琅。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的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有感情朗读应该是对文本所表达的感情的自然呈现。只有体会了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才能用恰当的语调朗读,才会有真情实感。在课堂上我们要留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体会,个性地去阅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1.要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

这就需要理解和品味文本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在掌握了文本基调的基础上,还要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怎样表达的,只有从整体着眼,体会文本表达感情,这样的朗读才会让人听起来舒服、悦耳。

2.要充分把握语词的结构美

朗读时不但要指导学生充分把握语词的明确含义,还要精细感受语词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情理。有感情的朗读要根据不同文本的不同语境,朗读的停顿、轻重音的处理也要有所不同。这样的朗读才会有感情,才会自然,才会打动听者。

3.抑扬顿挫讲究音韵美、节奏美

普通话有四声,这四个声调就体现了文本的抑扬顿挫。语音的抑扬顿挫也是改变词语意义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按照普通话的要求读得字正腔圆,每一个字都读得饱满而且符合音调规则,语言的抑扬顿挫就自然显现出来了,而文本的意境也会显现出来了。

4.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我们经常发现电视上、广播中同一个文本让不同的演员朗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神态、动作、声调高低会很不一样,这就是因为他们读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个性化理解文本。如《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学生读出鲁滨孙勇敢也好,善良也罢,都是对作品人物个性的解读,我们都予以肯定,这样人文主线就显而易见了。把语文的工具性运用好,人文性自然就蕴含在里头了。

三、勤写勤练,读写结合

教语文的核心就是要教会表达,学语文的核心是学会表达。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终极点在“行”。也就是告诉我们,要通过教学语文知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目的是要学会说,学会写。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上扎实地进行写作训练。不是只在写作课上写,而是每堂课都要进行写的训练。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写作方法,还要教学生用这些方法来写作。我提倡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是优秀的写作范例,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写作方法。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后》我让学生写写家乡的龙舟;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了我们班等。联系课文范例,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感情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练写,可以仿写句,可以仿写段,也可以写篇章。老师要善于结合文本内容寻找写作的切合点,使读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就应该从字词句段篇入手,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语文课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让语文课真正姓“语”。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文课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文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人文社科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