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秋冻”才健康

2020-10-21吴义春

健康博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津液全身气温

吴义春

秋凍的意义是什么

秋季是夏季与冬季的过渡期,天气由热转冷,秋冻是为了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以便应付更为残酷的严冬。如果此时过早穿上棉衣,便无法让身体得到锻炼,不能很好地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人体和大自然是有机的整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人体的变化和大自然的变化(如春秋交替)规律相一致时,这时的人体是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一旦这种规律被打破,即意味着人体健康平衡遭到破坏,任其发展必将形成各种病症。因此,只要气温不低于20℃(一般在农历八、九月份),人们都应该适当让身体承受一下冷冻,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防御机制的作用。同时秋冻也有防止穿衣过多引起出汗生病的作用。如果气温降到15℃以下且持续两周以上,我们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了。

秋冻的原则是什么

●秋冻,不意味着要挨冻

从中医角度讲,“秋冻”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秋不忙添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突然变冷时,适当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

另外,晚秋天气较凉,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避免过多出汗,使阳气外泄,但也不能冻得打寒战,这样不但不能增强抵抗力,反而会被冻出病来。

“秋冻”的第二层含义是“拖延添衣时间”。晚秋可以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适当地接受寒冷的刺激,但要以自己能够接受为限度。

●南北方“秋冻”要区别对待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相较于北方而言,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这些部位不能“冻”

“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有些部位,如颈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

双脚脚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腹部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要更加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较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婴幼儿夜间睡觉容易踢被子,至少要做到把腹部裹好才不容易生病。

脖子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膀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哪些人不宜秋冻

适当秋冻可以增强身体抵抗能力,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但秋冻需要接受寒冷刺激,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一般而言,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体虚的老人、儿童等人群都不适合“秋冻”,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变化很大,容易引起旧病复发,或者出现新的疾病。

所以,对于有些患者来说,“秋冻”要适度;尤其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不仅不能“秋冻”,反而还要注意保暖。

秋季养生有“四防”

●防秋燥

秋季容易出现干燥,中医称为“燥邪”。如果近期晨起常有口干舌燥的情况,就说明秋燥来袭。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状。

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秋天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防湿邪

夏天的暑气还没有结束,秋天的雨水还有很多,此时仍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出现水肿或腹泻症状。要是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薏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防贼风

秋夜有的人爱开窗而睡,这样做容易招致风寒侵袭。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阵阵凉风吹起地面尘土以及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被中医称为贼风。一旦受到夜间贼风侵袭,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防贼风一方面要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注意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冻,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

●防秋郁

晚秋时节,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适当调节好心情,到户外走走,感受大自然季节变换的美妙,赶走秋郁。

猜你喜欢

津液全身气温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冬日暖暖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气血津液辨证
久坐一族,放松有方
实时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