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多元因素
2020-10-21吴娅鹏
【摘要】基本功是学好舞蹈的基础,成长为优秀的舞者都要经历基本功练习的考验。在物质精神逐渐富裕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不同年龄的人群投入到了舞蹈练习中,社会上举办有各种老人、小孩、青年舞蹈训练班。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各年龄段舞者的舞蹈基本功练习的必要性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元因素。
【关键词】舞蹈练习;基本功训练;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一、舞蹈基本功概念(以及其必要性)
所谓舞蹈基本功,主要是指舞者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练习,提升自身的柔韧度和肌肉强度,进而不断提升舞蹈动作的完成度,从而为后续更高阶段的舞蹈练习打下基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舞者和业余舞者的各年龄段舞蹈基本功练习是不同的,专业舞者对舞蹈基本功练习要求更高强度和更多时间,而业余舞者的舞蹈基本功练习时间相对短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业余舞者就可以放松舞蹈基本功的练习,如果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后续的舞蹈练习会变得十分困难,更严重的是基础动作不规范导致后续更加困难,动作也变得不规范,进而会出现一些练习安全隐患。
二、舞蹈基本功练习分类
(一)按练习部位分类
按身体部位可以有多个分类:其一,脸部训练。包括眼神和表情训练,舞蹈表现不仅仅包括肢体动作,还要求舞者的面部表情到位,脸部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舞者可以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向观众传达舞蹈的思想内涵,进而提升整个舞蹈表演的观赏价值。舞蹈基本功训练需要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配合进行,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其二,颈部训练。舞者不能没有强有力的颈部,颈部肌肉可以起到控制人的上半身协调动作的作用,它可以使舞者在后期的舞蹈动作中更好地控制头部,进而提升舞者的专业性和协调性。其三,肩部训练。在臂部手部的肢体表达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例如蒙古族舞蹈中有肩部动作,在教学课程中有硬肩、柔肩、耸肩、绕肩、碎抖肩等元素组合,再例如,双人舞的托举涉及和舞伴的协同配合等动作。其四,腰部训练。腰部是连接人身体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关键部位,专业舞者和业余舞者的差距从腰部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好的舞者一定有着强有力的腰部,这样他才有基础保障去完成更高难度的动作。除此之外,还有胯部训练、腿部训练、脚部训练,以及呼吸训练等。
(二)按练习目的分类
按练习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柔韧性、力量性、伸展性和控制性的训练等,舞蹈基本功中柔韧性及力量性训练较为突出,因为这方面的训练较为基础,同时也有助于舞蹈初学者的练习。柔韧性是一个舞者最先要练习的内容,柔韧性好的舞者才可以有身体基础进行舞蹈动作。力量性训练也是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力量训练是推动舞蹈动作完成的能量源,即使一个人有着很好的身体柔韧度,如果舞者自身的肌肉力量跟不上,那么表演的舞蹈就不可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境界。通常人们说的一段舞蹈的力量感,也是以舞者的力量性训练为基础的,力量足够了,舞蹈的创编上才有可能有较高的实际完成度。
三、舞蹈基本功练习中的多元不利因素
(一)枯燥乏味
枯燥性是练习舞蹈基本功的人群面临的第一道关卡,要练好基本功,就要从最简单的练习动作做起。由于舞蹈初学者的基础不好,同样的动作通常都要练习很多次,不断地反复重复练习,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舞蹈基本功练习的枯燥乏味。例如简单的跳跃练习,舞者在初学时要完成这个动作并不难,但完成动作并不意味着熟练掌握动作,在一整套编舞动作中,每一个简单动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某个动作不熟练,在实际整体练习中就可能出现失误,最后导致整个舞蹈环节出现断层。因此,枯燥乏味是任何年齡段舞蹈初学者都必须克服的难点。
(二)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长是舞蹈基本功练习的又一个关卡,舞蹈是一个需要身体各部位协调动作的艺术形式,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很多优秀的舞蹈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舞蹈基本功的练习,在很长的时间段内他们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对于把舞蹈作为兴趣爱好或者健身手段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如此高的熟练度,但是也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才有可能达到和拥有预期的舞蹈能力。由此可见,时间长是舞蹈基本功练习的一大特点,不同年龄人群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三)忍耐能力要求高
在舞蹈基本功练习的过程中,除了会遇到以上两个关卡之外,也对忍耐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坚持不懈是练习舞蹈基本功的必要条件,它需要舞者有强大的忍耐能力。没有耐心,就不可能长时间坚持舞蹈基础训练。人们经常看到参加业余训练的孩子发出叫声,因为他们在挤压自己的大小腿部感到疼痛。我们也常常看到中老年舞者顽强地克服这种痛苦。强化基础训练是否一定可以使舞者获得良好锻炼效果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但是有一件事很明确,忍耐前期的痛苦才会有甜蜜的后期。学习舞蹈,努力的重要性要胜过才能,要想在舞蹈领域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努力和付出。没有最基本的痛苦忍耐能力,就没有舞台那赏心悦目的舞蹈。
(四)复合程度高
由于人体生理结构相互联系的性质,每个训练动作都是复杂性的关联。以压腿为例,尽管这被称为“压腿”,其训练的主要部分是“腿部”,实际上它也练到了身体的中枢和上肢。腿部动作是舞蹈最基本、最广泛的动作。压腿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地面压腿和把上压腿。无论用什么方式压腿,从什么方向压腿,都涉及韧带和肌肉的两个主要部分。其次,通过进行脚尖夹紧和钩挂动作来增强灵活性,从而使脚踝和脚趾伸展。同时,舞者必须活动膝盖,以改善和提升腿部动作的安全性,这可以使膝盖绷紧并提高腿部的延展性。另外,将髋部朝压力腿的方向打开以进行相应的锻炼。臀部肌肉被拉长或受压时,腿的良好形状对于臀部肌肉的形成和线条的抬高非常有效。身体的中部包括腰椎部位的弯曲、腹部的伸展和腰部的侧面动作,这些是通过对腿部施加压力完成的,以使身体的上身部分和腿部伸展,胸部、腰部、肩部和颈部随着腿部受压而收缩和伸展,同时,注意手臂在压腿时朝脚的方向放松并主动伸展。很明显,压腿动作会影响身体许多部位的训练,因此,舞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复合型。需要注意的是,舞蹈基本技能的复杂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它会附带对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并且随着动作的难度加大,这种特性更为普遍。这也是我们必须注意舞蹈基本功练习对称性问题的原因。如果观察一下脸部形状就会发现,有些人面部肌肉是不对称的,一侧较大而另一侧较小,这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所致。如果您经常在一侧咀嚼牙齿,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这是因为一侧的肌肉经常生长,而另一侧的肌肉由于不运动而萎缩,这样就可以理解舞者的腿也不一定是一样的粗细。舞者不应仅在柔软的一侧进行训练,而应努力减少两侧之间的差距,并在柔韧性上加倍努力,以使肌肉的关节和肌肉群得到更好的锻炼,使身材保持平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基本功练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之以恒的过程,当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想达到更好的舞蹈水平,舞蹈初学者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长时间练习的决心,通过不断的努力向理想的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王俊丁.舞蹈教学中的面部表情训练研究[J].大众文艺,2018,14(18):27-28.
[2]管鸣.小议基本功与舞蹈的关系[J].读书文摘(中),2018,14(9):158-159.
[3]陈佳.提高舞蹈基本功能力的方法研究[J].艺术评鉴,2017,11,(12):124.
[4]刘建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应加强学生多种基本功的练习[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7,22(14):62.
[5]杨嬿.试论舞蹈基本功训练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7,12(24):127.
作者简介:吴娅鹏(1976-),女,汉族,河北,大学本科,文艺二级,研究方向: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多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