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粘贴
2020-10-21唐明娜姜玮
唐明娜 姜玮
幼儿收集的铜版纸和瓦楞纸很多,有铜板纸的时尚杂志,有瓦楞纸的快递纸箱。老师问:“这两种材料这么多,可以做一些什么啊?” 选择了这两种材料的幼儿们纷纷回答:“哇,老師,这个杂志很漂亮,我想把漂亮的图画撕下来,做个拼图呢!”“老师,我喜欢这海报上的那辆汽车,好酷的!还有这个漂亮的姐姐。”“老师,这些海报有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我想把绿色的撕成树叶,红色的和黄色的,撕成鲜花,拼成一幅‘春暖花开图。”
“这个纸盒太硬了,我撕不动了。” “我有办法,它好像好几层哦!是不是可以分层撕呢?”
第一次尝试,通过孩子们对材料的认知探讨,老师想了解和理解孩子们脑中的创思,花了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索材料的特性。幼儿发现铜版纸较光滑,撕的时候比较好撕;而瓦楞纸箱较硬,撕起来很费力,但里面有凹凸的肌理;论色彩,瓦楞纸颜色较单一,铜版纸海报则色彩鲜艳。
“那个瓦楞纸盒太难撕了,我要保留纸盒,直接做个大型的东西。”“我不想再撕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幼儿都沉默了,下一步该怎么办?接下来,有了新的发现。“哇,那个瓦楞纸好大,可以变成我的小床了。”“我要躺在上面数星星。”幼儿躺在了瓦楞纸上。
“树叶落下来了。”其他幼儿将铜版纸碎片洒在他周围。“我躺在草地上,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多美的夜空呀!”“老师,你看!小A躺在瓦楞纸上了哦!”“真有意思。”“地上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在草地上跑跑跳跳,在树叶地毯上打滚,真开心呀!”
第二次尝试,幼儿的操作遇到了瓶颈。他们觉得之前的尝试不成功,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要求。老师没有过早干预,而是静默地期待幼儿的创作和审美的自由,让幼儿更加深入探索的机会。在审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们的兴趣得到了重生。艺术审美应该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这种审美活动,幼儿会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席勒把这种自由的审美活动叫作“游戏”。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自发想象、自主创作、自由联想;幼儿的情绪是愉悦的、投入的、没有规定任何结果。在这样过程中完全充满儿童的联想,自由想象。然而,这样的游戏中,幼儿会顺应材料和经验的要求吗?
“老师,我们的作品怎么样呢?” 老师说:“真是很棒的一幅作品,你们觉得它还缺点什么呢?”“我感觉它不能立着,立起来杂志会往下掉了。”“要用白乳胶固定。” “即使用白乳胶固定了,我觉得人也有一些歪歪扭扭的。”“是不是可以中间涂颜色,人就突出来。”“不可以的,老师说不能画画的。”“可以中间贴点瓦楞纸吧!” 于是,幼儿开始行动,在人的轮廓里贴满了瓦楞纸。“可以了,比之前立体了。”“哇,好像我在晒太阳啊!”老师说:“觉得还可以再添点什么?”“我觉得它的海报色调很统一,都是红色调的。”老师说:“除了颜色,还有呢?”“贴的海报的内容差不多。”老师说:“颜色和内容统一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比较干净,整体感觉比较好。”“我觉得会很醒目,很突出。”“它的瓦楞纸用的是有一楞一楞凸出的这边。”“而且叠得很厚,一层一层,这样用瓦楞纸贴的部分就更加突出了。”老师说:“那你们想怎么改造你的作品呢?”大家开始行动改进作品。
第三次尝试,老师通过欣赏作品、与幼儿讨论,让幼儿交流对材料使用的经验。幼儿的作品在游戏中生成了,老师及时捕捉到幼儿在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并给予幼儿深入的支持。
幼儿的作品完成了。“你看,他的身体是一楞一楞的,像不像我们吃的薯片,感觉很鲜美的样子,好想吃掉它。”“我躺在草地上,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多美的夜空呀!”
“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地上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在草地上跑跑跳跳,在树叶地毯上打滚,真开心呀!我们的作品跟我们刚刚学过的散文诗竟然是一样的意思,好棒啊!”
第四阶段,幼儿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天马行空的童言童语,充满诗意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审美自由下幼儿的大胆创意。美术活动是游戏,美术活动也是幼儿表达自我的语言。当儿童在一张纸上乱涂乱画时,或用粉笔在马路上画出粗糙的图案时,一种语言就已经开始出现。
巡礼后的反思:
四次活动跨越了四周,从单纯的纸到作品,幼儿的美术活动经历了从探索——创想——制作——分享的过程。从一到多进行单向深入的探索,到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和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围绕纸的世界进行各种自主的探索,再到在与材料的深入对话中,搭建一条宽敞的“空间的通道”,从现实的世界经由艺术的世界迈进心灵的世界。
幼儿们这一幅幅作品和异想天开的童言童语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孩童们主要从纸上、眼里认识了世界,也想通过纸上再造一个世界,再现生活的世界,其中渗透了他们的感情,也带有对生活的艺术审美与憧憬的生活理想。这一份丰富的艺术素养,诚如泰戈尔所说,幼儿们在河对岸的沙滩上塑造着河那边的生活情境。这容不得我们的轻慢,必须给予珍视。这些稚嫩的童言童语,宛如人类早期的陶画、壁画和岩画,浸润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与再现,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值得我们思索、探索以及反思。这些也给了我们许多启迪,我们之所以默默地守护与默默地支撑,除了“守护童心”、保护幼儿这份“纯粹”之外,还有的就是“对于细腻的情感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对待”。我们唯有如此小心翼翼,才能让幼儿的本真成就其“自发、自主和自由”的童年欢乐。
幼儿们徜徉在纸上的世界里,最终收获的不仅是美术作品,重要的是收获了艺术快乐,不仅有创造力、沟通、交流、合作能力的提升,还拥有自信、获得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