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出版社停办的原因探究
2020-10-21王笑冉
摘要:现在的文学研究中虽然很少提及红黑出版社,但是它却是丁玲、胡也频和沈从文在出版界的首次亮相。它在历史舞台上的惊鸿一瞥和黯然退场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理解《红黑》的停办,不仅要结合当时的商业和时代环境,还要结合红黑内部成员具体微妙的摩擦和分歧。本文试图对办刊过程中三人在性格和思想倾向上的成长变化进行梳理,以其实际经历和人生道路为经,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具体作品为纬,在历史经纬中探究发现红黑出版社停办背后预示的不同文学选择和人生走向。
关键词:《红黑》;商业;性格
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126-01
一、前言
1929年,三个满腔热情的青年在上海萨坡赛路204号一栋房子里成立了红黑出版社,计划筹备《红黑月刊》《人间月刊》和红黑系列丛书。三个青年壮志满怀,各有分工。红黑出版社在诞生之初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然而好景不长,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它便黯然退场。红黑出版社停办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探寻的地方。
二、三个文学青年的浪漫反抗
《红黑》的成立,是“几个又穷又傻的人,不愿受利欲薰心的商人的侮辱、节衣缩食想要改造这种唯利是图的社会所进行的共同的冒险”。①它的成立,一方面洋溢着丁玲、沈从文和胡也频三个青年对文学梦想的满腔热忱,另一方面也暗含着三个人试图与恶劣的商业环境作斗争的决心。
作为现代化商业大都市,上海有着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出版业利润极为丰厚,而当时作家的稿费却只是九牛一毛,出版社对作家的剥削十分严重,这对以卖字为生的作家而言无疑是一种压榨。在这种社会现状下,红黑出版社负载着顽抗现实的命运诞生了。《红黑》前两期时,印刷册数远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许多读者纷纷发来预定。对此情状,沈从文曾动情高呼“下期印它个一千册!”然而好景不长,后期杂志社逐渐萧条,因为经济等原因不得不停办。丁玲后来将这一出版经历称作“浪漫的冒险行为”:它只存在了六七个月,共出过六七期月刊、七八本书,留下一笔不小数目的债务。
实际上,红黑出版社在其创立之初便显露出先天不足的特点,其成立资金由三人从亲朋好友多方筹借凑得,资金的单薄难以保障出版社后期的正常运作和风险抵御,一旦遭遇滑坡便难以周转。另外,同人刊物虽然能够将志同道合的文学同路人凝结在一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固步自封,限制了文章的多样性和读者的范围。事实证明,仅凭单个力量终究难敌商业大潮,仅靠一腔孤勇和满腹热情是难以支撑出版社长久走下去的。旷新年在《一九二八年的文学生产》②一文中以1927年为时间背景,阐述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由北京移向上海这一历史事实,并通过报刊媒体在思想文化历史性转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指出二十年代同人报刊呈现的同人性质逐渐走向三十年代的商业性。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学商业性已是大势所趋,文学出版必然卷入资本市场,红黑出版社在商业舞台上的黯然退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说法。
三、水与火的性格
在文学界,沈从文与丁玲的冲突似乎己成为众所周知的“公案”,起因一般认为是1934年沈从文《记丁玲》-书的出版。实际上,沈从文与丁玲的摩擦和碰撞其实早在二人1902年代合作创办红黑出版社时已初现端倪。
这种水火不容的冲突背后是两种对比鲜明的性格的抵抗和抗衡。在性格与人生理想上,丁玲与胡也频更为相似,二人自1924结为伉俪,共同经历了大革命的苦闷彷徨、伤感和虚无,在写作上相互借鉴,热情似火的性格、相濡以沫的生活、追随革命的脚步使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有着的共情的生命体验。丁玲和胡也频敢怒敢言、黑白分明,沈从文则相对保守,追求安稳。在对待一件相同的事情上,沈从文与丁玲是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这种水火不容的性格在办刊过程中势必会导致许多冲突。
关于沈从文的性格,丁玲后来多有提及。在《也频与革命》一文中,丁玲评价沈从文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站在高岸上品评在汹涌波涛中奋战的英雄们的高贵绅士是无法理解他的。这种人的面孔,内心,我们在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和数千年的文学遗产中见过不少,是不足为奇的。”③可见,在丁玲的记忆,沈从文一直是以一个小心谨慎、退而苟安的形象出现的。
三人都是有着远大抱负的文学青年,思想独立,有着泾渭分明的个性和文学理想。丁玲的性格就像她的文章一样热情奔放,如火焰般炙热。胡也频勇敢坚定,思想激进,富有行动力,充满激情和力量。而沈从文似水,满怀柔情地浇筑他的人性小庙。这是风中的野火与小桥流水的冲突,是桀骜不驯的灵魂和现世安稳的碰撞。
四、“文学工人”与“带血的鲜花”
在文学观念和理想上,三人也有着各自的选择。在对待革命的问题上,胡也频与丁玲前赴后继,怀有革命热情。沈从文似乎并不热衷于追寻革命的脚步,他的文学和社会理想与丁胡二人几乎背道而驰。这在三人在《红黑》出版社时所撰写的文章中可见一斑。
沈从文为《红黑》出版社写作了《男子须知》一集出版于1929年2月。《男子须知》讲述了八蛮山山大王强娶宋家女儿的故事。小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由此也可以看出沈从文的用意:在文明社会里,男男女女辛苦求爱结果往往不如人意,而在蛮荒社会里,通过强娶这种不文明的方式却找到了真爱;现实社会里人心冷漠,相对落后的社会里连山大王都如此充满柔情。关于沈从文的南迁,旷新年认为,1928年沈从文南下,是追随出版界的步伐,他只有一个普通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文学工人”。从其文化交往范围和其创作的文章来看,沈从文参与创办出版社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坚守“文学工人”这一身份,是求生存者为了更好的生存,对于眼下的革命,持彷徨观望的态度,他热衷于做一个文人而不是革命战士。
与沈从文观望的姿态不同,丁玲与胡也频是一种大步向革命走去的姿态。他们从事办刊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文学匠人这一身份上,而是试图用刊物和文学来关注社会和生民。“如同凶猛的海水击着礁石……为一个可悲的命运,为一种不幸的生存,为一点渺小的愿望而奋力争斗,这是文艺的真意义。……文艺的花是带血的。”④诚然,丁玲在编辑活动中坚持贯彻这一主张。胡也频与丁玲在从文学青年转变到革命作家的蜕变过程中相互影响,在红黑出版社期间,胡也频写成《到莫斯科去》,在序文中,他强调创作应“抓住这斗争底时代的现实”,“深入于无产阶级的社会而经历他们的生活和体验他们的意识”。这部作品受到了丁玲的赞赏,她称这部小说是“十年来的文学作品中的一篇不凡的杰作”。
总而言之,与沈从文观望革命、守护“文学工人”身份的姿态不同,丁玲与胡也频是一种无限接近革命的行走姿态。他们试图用文学和刊物来关注社会,追随革命的步伐。
五、结语
總之,《红黑》出版社是几个青年欲与资本主义商业一较高下的产物,这场冒险虽然失败却是有意义的。沈从文坚守“文学工人,这一身份,以一种回顾的姿态留恋过往,固守精神田园,他代表着一类文人的人生取向。胡也频和丁玲从启蒙彷徨走向革命,从讲述莎菲的苦闷到高度赞扬向莫斯科走去的精神,他们的创作思想变化,代表了一类从五四走来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动荡后,最终走向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过程。在这场挑战中,几人彼此的性格、理想相互摩擦碰撞,在打磨的过程中各自明晰了将来要走的道路,最终分道扬镳,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注释:
①丁玲.丁玲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50-151.
②旷新年.一九二八年的文学生产[J].读书,1997 (09):25-32.
③丁玲.也频与革命[J].诗刊,1980 (03):25-32.
④丁玲.卷首题辞[J].红黑,1929 (03).
作者简介:王笑冉(1995-),女,河北邢台人,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