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路

2020-10-21王志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智能化大数据

王志伟

摘  要: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方向,这是新时代国家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要求,需要建立更全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从智能化、科学化、数据化方向实施技术突破。

关键词: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30-0053-02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has become the main goal for the work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country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Therefore, there is a need to establish a more comprehensive top-level design, and the need to implement technical breakthroughs in terms of intelligence, scientificity and data.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ig data; intelligence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新时期有全新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要求,面向未来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向成为核心。但对于目前的发展来看,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发展问题,需要站在系统性的角度思考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要素,锁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围绕战略目标建立科学化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工作。

1 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背景分析

1.1 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不可逆

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维度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5G技术等正在不断普及,也不斷在与各个产业进行融合,伴随新基建发展号召的开展,智能技术与产业的深度结合是未来很长一个时间内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个趋势将影响众多行业的产业格局,国家对于新基建的投入中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都是发展的关键领域,这些方向也将在未来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升级和迭代。对于生态环境治理而言,结合全新技术是必然选择。另外是社会大众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社会舆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对于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效率等多个方面有全新的要求,这也促使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对于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来讲,一方面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符合所有领域与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另外一个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治理当下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依靠传统治理模式和管理体系难以提升治理效率,依托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融合,通过走向智能化发展方向,转变行业发展模式,提升行业管理效能。

1.2 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

过去由于我国国土广袤,资源丰富,地方环境治理方式也相对多样。但在多样化的治理体系下,依靠传统人为方式进行相关管理,效率低下,容错率低,出现了不少监控不足导致的多种环境问题,对于我国的环境治理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此外,传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也无法达到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的全新标准,这也决定了行业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积极投入对于生态治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但目前相关的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在这样阶段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方面是目前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体系协同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数据传输系统相对混乱,缺乏系统性统筹,也因为各个属地生态环境管理的深度不同,推动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主体也不尽相同,造成了相关信息数据的管理问题。另外一方面利用信息建立治理创新机制能力不足,在拥有一定数据的基础上,缺乏数据转换能力。数据转换能力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行业信息化人才的缺失,人才与信息化建设发展难以进行有效匹配,导致管理问题频发。[1]其次,就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来讲,信息化要求高,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达到要求。

2 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路

2.1 构建清晰的信息化体系顶层设计

首先要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是进行顶层设计优化。顶层设计是站在系统化的基础方法,站在更高维度进行统筹规划,并有效结合自身资源,进行资源协同,最终实现其战略目标。对于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首先要进行战略目标的设定,要建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全面科学化智能化。以科学化与智能化为战略核心,充分结合技术能力的不断进步,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建立动态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另外一个方面,顶层设计的有效执行,需要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国家发展目标,建立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顶层机制。这样的机制包含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基本原则,法律法规体系,通过规范化的制度给予地方在生态环境相关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思想,行动依据和约束条件。就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来讲,核心是要在顶层设计中形成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融合的基本工作思路,找到影响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要素,以关键要素为纲。

2.2 建立数据中心,加强数据处理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与大数据深度结合。数据的价值因为数据处理能力的加强以及数据的深度广度不断提升。从宏观来讲,关键要建立以下几个部分的工作:一个是进行数据云平台打造,云平台的建设是让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来实现数据汇集,数据整理,数据整合反馈。另外云平台的建设也会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从而更好提供数据整合价值,优化管理方法。另外在云平台构建的基础上,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数据中心,目前对于数据中心的定义是动态智能发展的数据中心,过去数据中心一直存在,但更多是传统数据的搜集工作,能对于具体工作的指导往往存在差距。现阶段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需要以动态的数据监控、整合、筛选处理、共享、人工智能建议等多作用的新型数据中心。[2]数据中心构建要以智能为底,数据为核,效率效能提升进行规划设计。但需要注意的是数据中心建立的数据圈也需要考虑实际工作中的执行难度和可行性,提升数据导向管理的现实价值。

2.3 提升信息體系基础工程建设

由于技术革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国家对于生态环境治理与技术融合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所需要应用的技术能力也在提升,对于技术相关基础工程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首先要提升基础网络能力。基础网络能力的提升,是目前对于数据监测形势变化的基本要求,当下多维度的数据监控趋势,对于基础网络能力有更高要求。因此要研究和开发适应生态环境治理特点的网络环境,扩充网络通达效率,提升网络稳定。还有一个关键维度是构建具备数据整合能力的基本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理解为能够为信息体系提供监测的物联网基础设施。[3]面向未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整合,相应的专业管理部门通过物联网平台可以更深度进行监测管理,实现监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效能。

2.4 建立多维度的平台协同机制

要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除了顶层设计和数据能力建设。还需要加强多维度的协同能力。首先是机制的协同,生态环境治理涉及多个方面的工作,信息化体系的价值来源于全面的互联网化,工具化,高效化。对于信息体系建设,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协同和制度协同,建立生态环境治理的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其次是数据的协同,因为各个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有很大差异,过去数据很难进行有效互动整合。未来需要建立各级主管部门,区域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共享机制建设。通过数据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打通数据壁垒,建立具备协同的基础能力。另外一个角度是对于技术协同,各个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都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措施,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最大化的形成技术解决方案,以技术协同来为生态环境的若干突发事件,低概率事件提供指导,这是信息平台对于生态环境工作的一个重要价值体现。此外是数据协同,数据协同是要通过整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形成更为规范和庞大的数据整合工作。大数据时代,数据首先要具备沉淀基础和规模基础,否则对于后续数据的管理、筛选、提供解决方案都难以实现。我国生态环境工作中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收集了众多数据,但也存在数据之间缺少协同,带来了整合创新的难度,因此打破数据壁垒是极为重要的协同工作。最后是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时代的新任务,新目标,也要做好人才协同工作。人才协同的工作一方面是在生态环境工作不同方面不同地区的人才要建立协同沟通机制,确保人才之间的信息传递的顺畅性。另外是对于多元人才的协同性,除了管理人员与生态环境领域人才,还需要加强对于外部人才的引入机制,加强互联网、信息化方向行业和人才的总体链接与协同,拓宽行业视野,推动信息化体系工作的复合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建泽.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必要性与存在问题分析[J].节能与环保,2019(12):35-36.

[2]蔡国祯.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架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9(16):55+58.

[3]汪小龙.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及其重点应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4):212-213.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智能化大数据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