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2020-10-21殷敏
殷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把美丽江苏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走在前列、成为典范。扬中生态环境优美、资源禀赋独特、城乡一体化水平高,推动美丽江苏建设在扬中落地生根,就是要奋力争创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高质量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扬中样板”,不断创造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树立美丽江苏建设的“新典范”,致力将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生态宜居的新扬中带向未来。
坚持系统谋划,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蓝图。城乡融合发展涉及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城乡治理、要素保障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必须运用好系统化思维,紧扣“全面性”和“一体化”两大关键,加强统筹调度,坚持靶向发力。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看得准“积极有为”,看不准“有所不为”,为未来发展和子孙后代留足空间。结合“十四五”规划,着手编制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思路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循。加快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加速城乡之间、内外之间要素流通融通。二是把握工作节奏。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城乡治理创新、公共服务普惠、富民增收提升、城乡要素融合等城乡融合发展“五大工程”以及首批20个重点项目,不断加强与上位规划和实施方案的沟通衔接,及时优化细化具体的行动方案,形成统筹兼顾、上下联动的整体推进态势。三是站稳群众立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站稳群众立场,从城乡融合发力,回应群众期盼,结合“六稳”“六保”工作,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坚持精准施策,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筋骨脉络”。建设什么样的城市乡村、怎样建设城市乡村,是一个历史性课题,要想答出高分,答得出彩,必须像抓项目一样抓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确保城乡融合“五大工程”有力有序推进。一是突出产业富民。产业融合既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经济基础,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加强产业前瞻性研究,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鼓励农业“+互联网”“+精加工”“+旅游”,持续改善创业就业环境。二是突出环境利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环境优美、人文醇美、建设精美为内涵,统筹推进城市美化和更新,加快城市生态修复和空间修复,打造精致城市。以水清岸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为内涵,深入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让城乡聚落分布合理,人居自然相得益彰,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三是突出服务惠民。百姓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心中迸发的向上力量、身上展现的文明素养,是美丽江苏最生动的注脚和最美好的模样。必须推动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延伸下沉,实现公共服务布局均衡和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实施好文化惠民示范工程,坚持以文化滋养城市,提高人文素养、弘扬创业精神、养成文明风尚,让城市荣光更加闪耀。四是突出治理安民。城乡融合发展对城乡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不断健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基层治理体系,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运用现代化治理手段,建立高度整合共享的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不断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创新,把刚性制度和柔性管理结合起来,时时处处体现人性化、精细化,积极营造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
坚持特色引领,叫响城乡融合发展“扬中品牌”。城乡融合发展,不是千城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充分结合扬中实际,积极探索符合群众需求、体现扬中特色的个性化发展之路。一是放大自身优势。各地不同的禀赋条件和现代化分工趋势,决定了各地的发展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扬中而言,就是要找准贯穿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立足点和契合点,在农村公共服务“八位一体”、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放大优势,把优势做优,让特色更特,打造一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亮点,为城乡融合发展“增光添彩”。二是大胆探索创新。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必须鼓励基层创新、推动改革落地,既要乘风破浪、敢想敢试,又要尊重规律、谋定而动,聚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等重点领域改革,先行探路、深耕细作,力求早出成果、形成典型。三是强化示范带动。鼓励支持有条件基础好的板块,勇闯城乡融合发展新路,打造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先行区。同时,积极对上争取更多特色工作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模式,释放改革红利,激活发展潜能。
坚持建章立制,凝聚城乡融合发展强大合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平等交换,逐步形成有力领导、有机衔接、有效落实的制度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城乡融合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加强各项工作的组织统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做强实力、提质效的工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变化、感受到温暖。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推进好城乡融合发展,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全面释放要素活力。健全完善行政管理、用地审批、财政投入等保障机制,畅通城乡人口流动渠道,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积极整合相关财政资金,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参与机制,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三是强化考核问效。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科学制定城乡融合发展目标考核办法,融入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建立定期督查推进机制,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加强城市體检和监管的常态化管理。四是强化舆论引导。干部群众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设者、受益者、保护者,只有唱好“主旋律”,才能打好“主动仗”。必须利用互联网、“两台一报”等融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营造广泛参与,共商共谋的良好氛围,激发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干劲,着力构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全民行动体系。
(作者系中共扬中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