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力度推动绿色发展走在前列
2020-10-21陈长江
陈长江
近年来,江苏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压倒性位置,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产业布局优化,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绿色发展态势,正不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高质量的实现形式,加快实现绿色发展走在前列。
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
近年来,江苏在深化生态治理与修复的基础上,全方位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和格局。
深化生态治理与修复。进一步打好生态修复和治理的“组合拳”。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和“4+1”污染治理工程,瞄准长江沿岸突出生态问题和环境风险,推进“三水共治”的区域协同,实现重点领域与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双突破。进一步强化跨区域生态工程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构建沿江、沿河、沿湖生态廊道,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以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生态修复治理为重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体系。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着眼,全链条协同推进环境治理。一是推动工业、农业、生活、航运“四源齐治”。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及风险管控,强化长江及内河水上危化品运输环境风险防范。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行动,着力解决畜禽养殖污染。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为契机,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建立健全垃圾收集处理体系。二是统筹建立生态优先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推进企业绿色产品制造,鼓励企业设计开发无害化、可降解、可回收的绿色产品。拓展绿色产品市场,鼓励购买使用节水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
推进跨区域绿色发展协同。推动江苏绿色发展,既要下好“省内一盘棋”,也要推进和服务好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一盘棋”。一是加强省内生态合作。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与宁杭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沿海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等生态功能区的协同合作,实现污染协同治理、环境协同保护和产业统筹布局,共筑江苏绿色生态骨架。二是强化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合作。推动长江生态廊道、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崇明生态岛等长三角重要生态轴线合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推进跨界水体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生态空间合作,共同拓展生态空间、扩大环境容量。三是推进长江上中下游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协同。建立长江流域生态信息机制,共享沿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环境污染应急、产业布局调整等信息。
建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破解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将生态环境保护变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发挥江苏制造业全国领先优势、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技术是绿色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一是强化绿色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基于江苏沿江钢铁、石化、建材、印染纺织等传统产业特征,围绕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要求,加快突破一些关键性的绿色技术瓶颈。二是强化建设绿色技术创新载体。充分利用江苏科教资源优势,围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过程的技术创新需求,创建国家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载体,培育绿色企业技术中心、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和绿色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三是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对接转化,完善绿色技术全链条与沿江产业链匹配机制,推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建设区域性、专业性的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绿色技术评估师和经纪人。
加快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一是进行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工程,促进清洁生产改造,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实施绿色制造示范项目。二是依托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绿色新兴产业方面的引领优势,实施绿色循环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鼓励壮大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通信、区块链等绿色未来产业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三是加快发展节能和环境服务业,打造环保服务集聚区,积极发展绿色物流业,发展总部经济,培育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
强化绿色产业基础支撑。一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强化清洁能源产业化工程,扩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供给。二是大力发展绿色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特种船舶制造等绿色交通产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交通产业集群,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网络。三是深入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行绿色施工,积极稳妥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装配化装修,推广绿色建材,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
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因而,要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治理创新相结合,将严格监管与有效激励相结合,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形成可预期的长效推动机制。
完善绿色发展的长效管控机制。一是加快编制沿江生态带生态环境总体规划,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空间、总量、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绿色发展“一票否决制”“问责制”和“约谈制”。二是建立绿色发展的政府引导机制。加大绿色低碳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强化河湖管理与保护,建立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河湖分级管理制度。三是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探索实施企业环保承诺制,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推行企业环保信用与信贷、水电价、招投标、财税补贴等政策挂钩机制。
优化绿色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一是发挥好价格机制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深化生态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可再生能源强制配额和绿证交易制度等政策的覆盖范围。建立城镇污水处理费动态调整机制和合理盈利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收费机制,推进有利于节约用水用电的差别化价格政策实施。二是发挥好绿色金融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增强绿色信贷、绿色担保和绿色保险的功能,鼓励商业银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企业治污减排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对生产和使用先进环保设备的企业实施减免税、低息贷款、折旧优惠等鼓励政策。三是发挥好生态环境制度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建设领域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增强绿色发展的监管和实施机制。一是健全绿色发展、清洁生产和消费、资源综合利用等地方性法规。二是强化过程监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建立智能化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应急综合指挥系统。三是将资源环境核算纳入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产业和低碳消费等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定期監测、评价和公布绿色发展绩效。
(作者单位: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