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平台与资源建设研究

2020-10-21丘冰黄秋华邓嘉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动画资源

丘冰,黄秋华,邓嘉明

(1.嘉应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2.嘉应学院 文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3.嘉应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广东梅州 514015)

客家是由历史上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颇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客家文化以其民风民俗的古朴而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因而得到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青睐,在海内外受到高度重视。通过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平台与资源建设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客家文化传播功能,为客家文化发展提供资源共享服务的物质或非物质的载体,以信息资源共享和文化服务为核心,积聚和整合博物馆及相关机构的信息资源,加快推动客家文化的跨界融合,充分彰显客家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1]。

1 当前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国务院已经在《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记录,建立数字资源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已成为我国弘扬民族文化重要内容[2]。以粤东地区为例,粤东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民间文献资源的地区,有国家级和省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梅州、潮州、揭阳、海丰、佗城等。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梅州市就有丰顺埔寨火龙、五华提线木偶戏、平远船灯、广东汉乐、梅州客家山歌等项目被收录。

由于经济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地方民间文化缺少传承人,缺少文化环境,特有的民间文献资源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需要尽快的利用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实物的、数字的方式,特别是数字等方式将其进行保护、记录和传承,把现有的民间文献资源记录下来,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3]。

2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平台与资源建设

建设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平台与资源是客家文化进行传播、展示、交流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实现博物馆内部的数字化陈列,开展社会利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世人展示客家文化风采,弘扬中华文化。平台打破了实体博物馆的局限性,是博物馆的展示延伸,是最大程度能满足社会大众多层次、多方位需求的服务[4]。平台的发展与普及,必将使大众更方便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基于云技术的文化传播平台建设

文化传播平台将面向公众、广大科研机构、教学机构、科研工作者等提供开放式访问的粤东民间文献和客家文化教学科研资源的共享服务,并对推动客家文化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平台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库层、公共服务平台和门户服务层4层结构,配套建设标准规范体系与安全保障体系[5],见图1。基础设施层包括了网络、防火墙、服务器、存储和模块化机房等,利用高性能、大容量的计算存储系统设备组成虚拟化的云平台,根据需求建立虚拟服务器,组建虚拟网络。数据库层是搭建虚拟服务器中,通过挂载独立存储空间,用于存储基础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以及存储图片、视频、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传播平台的应用层是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客家文化资源平台、科研互动平台和数字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源平台主要用于将各类资源分门别类进行储存,实现基础服务、资源管理、资源展示、交互服务等功能;科研互动平台是建立可多人互动建立的科研互动平台,有效利用资源中心存储着大量分布式的科研资源与科研工具,并将其进行重新组织后提供给科研学习者;数字博物馆是将已经分门别类的资源按照主题,撰写文案进行分类文档展示、图案展示和影响展示。

图1 文化传播平台结构图

2.2 基于知识图谱的文化传播数据管理建设

在整个云平台中,最重要的是按照实施知识图谱的形式将数据进行资源分类。基于知识图谱的文化数据管理系统过程分为应用层、接口层、资源服务层、基础设施层4 个层次。在基础设施层中,利用分布式存储、云存储设备进行文件存储,通过存储访问接口进行文件访问。在资源服务层中,管理存储文件,主要分为基础服务和交互服务。基础服务包括资源搜索、资源过滤、格式转换、权限管理、积分管理和资源加密;交互服务包括资源推荐、资源评论、资源评价、资源推送、资源订阅和资源下载。接口层包括建立WebService、Json 等各类接口用于应用层调用。在应用层中,将资源管理按照资源标准、元数据定义的形式进行分类,建立资源标签、知识点绑定,实现知识图谱管理[6]。应用层还实现了资源审核、资源统计、资源展示等功能,见图2。

图2 文化传播数据管理系统结构图

2.3 基于MOOC 的文化传播动画资源建设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建设包括民间文献科研数字资源建设和客家文化传播数字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科研数字资源,提供文化传播内容资源。文化传播资源一是对重点粤东民间文献进行收集,二是对收藏于相关客家研究院、图书馆或其他研究机构的相关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修复、整理和数字化转换。完成包括地方史志、族谱、契约、历代文人文集、传记、手稿、墨迹、歌谣、传说、诗歌、牌匾、碑刻、汉乐、山歌、宗教音乐等粤东民间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和对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口述史记录,实现客家研究资源的共享,展示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对粤东民间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并有选择地公开结集出版[7]。

通过传播需求研究,根据对现有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进行数字化编辑,建立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科普MOOC 资源。利用高校研究院、地区博物馆对客家文化、客家非遗技术的研究成果,梳理科普传播要点,策划科普传播主线,塑造贴切客家文化人物形象[8]。以客家酿酒非遗项目为例,通过策划动画故事大纲,完成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设计、动画元素设计、音频设计等多项动画制作主线人物,建立一系列动画短视频,将客家文化、客家非遗技术内涵寓教于乐,建立MOOC 动画资源[9],参见图3。

图3 文化传播平台动画资源材料图

2.4 基于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渠道建设

一是围绕动画短视频的故事内容,策划与客家文化、客家非遗技术相关热点话题文案,通过主流平台、微博、微信、微社区、微电台等进行整体性、长期的内容科普宣传[10]。加强文案策划,结合社会热点,策划能真正吸引受众、并让受众主动传播的内容,而非仅仅通过投放媒体以量取胜。通过文创设计,推出以市场为导向的,精准定位的动画短片,将产品特点和企业精神进行融合提炼,从而形成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传播共识同化的过程。

二是利用新媒体,围绕动画短视频的故事内容,突破传统的经销商、传统媒体营销方式,制订长期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内容宣传推广计划,以网红景观、网红话题等方式去提高品牌出镜率。策划与客家文化、客家非遗技术相关热点话题文案,策划文案包括:“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化制作工艺谁能走得更远”“商业的本质到底是啥?”“海龟女舍弃城市的喧嚣而选择农村的他,这样的爱情,现在还有吗?”“职场里激情的退却,剩下的就只有责任和担当吗?”“创业难守业更难?但他是怎样把家族产业发扬光大的!”“工匠传承与创新,且看客家品牌酒!”“过得幸福的人,都有这种能力。”等,打造“10 万+”的文案,针对不同受众角色,推送受众关注的话题文案。

三是通过多次网络转化率分析反馈结果,调整品牌推广策略,并完善品牌各类细节。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阅读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学历、用户粘度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文化主题函化程度分析,注重和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打造正能量的文化传播内容,提升文化内涵,拓宽传播渠道。

3 结语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平台与资源建设,为客家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旅游学等的创新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支撑和交流传播服务,凸显平台对梅州市乃至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搭建平台,为客家文化在海外推广传播,通过新媒体扩大中国客家文化的公众知晓度,宣传公众走进互联网上的客家文化讲坛,做到虚实结合、网上网下互动,进一步激发客家文化传播的兴趣与热情,不断提升客家文化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动画资源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与文化遗产相遇
做个动画给你看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动画发展史
我给资源分分类
我的动画梦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