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0-10-21梁建伟
梁建伟,张 亚,王 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够重建血运,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不可逆转,PCI术后仍存在复发风险,但PCI术后患者大多不甚重视改变自身不良心理状态以及生活习惯,故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患者再次住院发生率较高[1]。临床实践表明,常规护理干预无法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能够通过改变患者对不良心理以及行为的认识,帮助患者克服自身矛盾心理,增强其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并在过程中巩固患者对行为改变的承诺,最终达到促进患者健康结局的目的[3,4]。笔者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AMI患者,探讨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在AMI患者PCI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AMI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脏病协会关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5];(2)首次发病患者,且在胸痛发作12 h内行急诊PCI术;(3)患者意识清楚,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治疗依从性;(4)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精神异常患者或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3)过敏体质患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或存在活动性出血者;(5)伴有恶性肿瘤或结核患者;(6)全身严重感染患者;(7)慢性失眠患者,有自杀倾向患者或伴有严重焦虑、抑郁患者;(8)哺乳期、妊娠期妇女;(9)参与其他项目研究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并发症、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向患者或家属讲解AMI相关知识以及PCI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向其发放疾病宣教手册,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管理等,患者出院后由责任护士每月一次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饮食、服药、运动以及复查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建立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临床工作经验≥10年的1名主管护师担任副组长,临床工作经验≥5年的6名护师担任专科护士,共同开展护理工作。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传授如何将动机性访谈巧妙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以及如何在实施过程中确保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的顺利展开等相关经验。并参照国外经典成功案例,结合科室特点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流程,并形成书面文字手册。分别于PCI术后第1天、出院前、出院后第1周结合患者综合情况进行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
1.2.2 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具体流程 (1)第1次访谈。①结合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进行访谈,首先询问患者近况,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访谈环境,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②以开放性的问题展开话题,如“在治疗过程中,您有哪些感受?”“您最大的压力和烦恼是什么?”“遇到困难您怎样解决?”“需要别人为您做些什么?”。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及时反馈访谈者听取的信息,换位思考,对患者的情感和思想表示理解并给予支持,访谈过程中避免与患者争论,加强对患者的引导;③适时向患者介绍PCI术的目的及局限性,探讨进行积极的自我管理以保持良好情绪和维持健康行为对于疾病康复的临床意义,阐述相关研究结论,同时以PPT的方式生动讲解真实成功案例帮助患者下定决心;④在权衡患者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与患者一起制定个性化、可执行性强的自我管理计划和目标;⑤建立医院-家庭双监督系统,对处于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患者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与患者共同评价实施效果,总结自我管理对于维持心理健康以及行为健康的益处,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2)第2次访谈。①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我管理后心态改变和行为改变的感受,对于患者的改变给予肯定;②根据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目前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实际结果与期望目标的距离,对患者现存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及时指出患者潜在的问题,以期坚定患者改变行为的决心;③帮助患者充分利用家庭、社会资源,建立有利于患者长期坚持行为改变的外围环境,以期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3)第3次访谈。询问患者出院后的饮食、服药、运动等执行情况,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肯定患者近阶段的努力成果,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深入剖析,并与患者一起总结,以期不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1)干预前(第一次进行访谈前)与干预后(出院后第6个月)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共同来测评患者的负面情绪严重程度。SAS、SDS量表均含有20个条目,行四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2)干预前(第一次进行访谈前)与干预后(出院后第6个月)运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oronary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行五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8]。(3)干预前(第一次进行访谈前)与干预后(出院后第6个月)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eattle angina survey scale,SAQ)测量患者机体功能状态,SAQ量表内容共5个维度19个条目,躯体活动受限程度9条、心绞痛稳定程度1条、心绞痛发作频率1条、疾病主观感受5条、治疗满意度3条,总分100分[9]。(4)在患者出院后第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SAS、SDS评分的比较(±s,分)
表1两组SAS、SDS评分的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两组自我管理量表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CSM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SAQ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AQ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38%(3/49)低于对照组的20.41%(10/49)(χ2=4.031,P<0.05)。见表4。
表2两组自我管理量表评分的比较(±s,分)
表2两组自我管理量表评分的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表3两组SAQ评分的比较(±s,分)
表3两组SAQ评分的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表4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是冠心病发生以及发展的主要可改变的危险因素[10]。临床研究已证实,PCI是目前重建冠状动脉灌注最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改善AMI患者预后[11]。但PCI术并不能根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依旧低下,仍不积极纠正过去不良生活方式如大量吸烟、饮酒以及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等,再次复发风险较大。如何提高PCI术后AMI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生理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的改善,对于促进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既往研究表明,常规PCI围术期护理在心理干预以及行为干预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2]。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干预中。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要求临床护士在全面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社会背景、心理特征后,以患者为中心,围绕相关、风险、益处、障碍等内容,增强患者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从而引发行为改变[13]。临床研究表明,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激发患者内在动力,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恢复健康状态具有积极的作用[14]。
既往研究已证实,社会心理因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AMI的发生、发展[15]。AMI患者严重的负性情绪会加强机体应激水平,将导致脂代谢紊乱、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内皮细胞损伤,增加冠脉狭窄风险;还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造成冠状动脉痉挛,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观察组通过帮助患者意识到不良情绪与不良预后有关,同时强调保持积极心理状态的潜在益处,故而激发了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的内在动机。岳伟伟等研究[16]表明,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于缓解躯体症状、加强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这可能与通过有效访谈,促使患者意识到积极的自我管理以保持良好情绪和维持健康行为对于疾病康复的临床意义,并在权衡患者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可执行性强的自我管理计划和目标有关,实施过程中借助医院-家庭双监督系统对患者进行监督,并及时对患者的努力给予肯定和支持,定期根据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目前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在患者出院后帮助其充分利用家庭、社会资源以长期坚持行为改变,故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明显提升。陈丽娜等[17]研究表明,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的优势在于动机性访谈具有极强的目标导向性,能够唤醒患者已经存在的自我管理行为和意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结局。
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能够消除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带来的躯体症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躯体治疗的效果,对于患者健康水平改善和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可激发患者内在动机,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故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明显提升有关。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与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下患者长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坚持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有关。
综上所述,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心理干预在AMI患者PCI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AMI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能力,促进其机体功能状态的恢复,对于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