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相关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价值及意义

2020-10-2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458030常蕊孙凤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附表血小板心肌梗死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458030)常蕊 孙凤荣

急性心肌梗死(AMI)危害较大,需要积极诊断并作出对应的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出现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通过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TnI)等进行诊断,但均不是实验室常规指标。为了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我院开展了血小板相关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1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为56~79岁,平均年龄为(68.52±7.64)岁;对照组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7.15±7.22)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具有可比性(P>0.05)。

附表 血小板参数对比()

附表 血小板参数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分组 PLT(109/L) PDW(%) MPV(fL) P-LCR(%)观察组(n=100) 188.01±41.27 14.36±2.15 11.68±1.56* 37.31±5.04*对照组(n=100) 188.49±45.31 13.87±3.14 10.28±0.74 27.38±4.66

1.2 方法 抽取所有被研究者空腹静脉血5ml,常规检测。所有样品均在2h内完成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基本信息、血小板参数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信息对比 观察组B M I(26.79±2.55)kg/cm2,吸烟人数35人,喝酒人数41人,糖尿病34人;对照组BMI(26.82±2.69)kg/cm2,吸烟人数13人,喝酒人数40人,糖尿病32人。此外,观察组TC、TG、HDL、LDL水平分别为(4.72±0.62)mmol/L、(1.98±0.77)m m o l/L、(1.4 1±0.2 1)m m o l/L、(3.26±1.01)mmol/L,对照组TC、TG、HDL、LDL水平分别为(4.48±0.77)m m o l/L、(1.6 8±0.5 5)m m o l/L、(1.23±0.28)mmol/L、(2.87±0.41)mmol/L,观察组吸烟、TC、HDL、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小板参数对比 观察组MPV、P-L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凝血系统在A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数AMI患者,是因动脉粥样斑块脱落,从而形成管腔内血栓,发生管腔闭塞[1]。机体的循环系统中,血小板是十分重要的构成之一,具有多项酶和生理活性[2]。已有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的使用,能够减少AMI的发生率,改善预后。这也提示在AMI患者中,血小板相关参数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对于血小板的功能、形态,主要是通过血小板计数、体积、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等进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吸烟、TC、HDL、L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PV、P-L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激活是AMI的主要诱导因素,其水平的高低和AMI的情况有一定联系。MPV、P-LCR能够反映血小板激活水平,高的水平表明患者病情严重。机体血小板反应性增强,是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MPV则能够反映血小板的反应性,也可以预测AMI情况。这也和王文娟[3]等的研究报道一致。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通过吸烟、TC、HDL、LDL水平、MPV、P-LCR水平对患者进行病情的基本判断,辅助临床诊治。

猜你喜欢

附表血小板心肌梗死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