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级管理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评价

2020-10-21钟开浓李秀杏张英梅

智慧健康 2020年26期
关键词:层级护理人员临床

钟开浓,李秀杏,张英梅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 门急诊输液中心,广东 阳江 529600)

0 引言

护理人员是临床上接触患者较为频繁的人员,不仅展现了医院的整体形象,还影响患者病情预后情况,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影响医疗质量,为了保证临床医疗质量,还需注重管理方式[1]。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结合人力资源,利用当下环境,不断改变管理制度和模式,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工作秩序[2]。在多项管理方式中,以分层级管理效果最为显著,其可满足患者更高层次的需求,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体现护理人员自身价值,更好全面、充分发挥各层护理人员的能力,更具有指导价值性,从而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完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4]。而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分层级管理优势性以及在提高护理质量中作用性,具体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40 例护理人员为试验对象,选择抓阄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8 年6 月13 日至2019 年6 月13 日期间完成。观察组年龄20~46岁,平均(32.17±5.89)岁,工作年限3~14 年,平均(8.59±3.62)年;性别:男性1 例,女性19例;文凭:2 例中专生,8 例大专生,10 例本科及以上学历;职称:7 例护士,8 例护师,3 例主管护师,2 例副主任护师。对照组年龄21~47 岁,平均(32.56±5.72)岁,工作年限2~14 年,平均(8.21±3.59)年;性别:男性2 例,女性18 例;文凭:1 例中专生,7 例大专生,12 例本科及以上学历;职称:6 例护士,9 例护师,4 例主管护师,1 例副主任护师。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按照正常排班模式进行工作,但需细化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确保责任到人,每月进行一次专业化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并按照护理人员表现情况实施奖惩制度。

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五个等级,即N0、N1、N2、N3、N4,随后再将N1、N2、N3、N4 各级人员再细分为A、B、C 三个等级,具有措施包括:

(1)各层级分配:需根据护理人员个人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学历分级,N4 级:代表高级职称,且在本科室工作时间≥9 年,独立工作满5 年以上,为高年资主管护师;N3 级:独立工作时间满3 年以上,本科室工作满6 年以上,为签约高年资护师;N2 级:独立工作满一年,本科室工作时间满3年以上,高年资护士人员;N1 级:本科室工作时间≥1 年;N0 级:未独立值班,刚步入临床工作者。

(2)各级别培训计划和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别后,再选择相应的培训形式、核心课程确定、培训重点及目标确定,以便分工协作,建立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对于N4 级护理人员侧重进行专科规范、管理技巧、专科疑难杂症问题的解决与研究、专科发展等内容培训;对于N3 级护理人员注重科研能力、带教能力、科室质量管理、危重症护理知识、专科仪器使用管理等知识培训;对于N2 级护理人员注重带教方法、重症患者抢救、专科护理等内容培训;对于N1 级护理人员着重进行人文知识、操作技能、基础护理(包括患者健康教育、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等知识培训;对于N0 级护理人员需进行基础知识、病房护理重点、操作技术水平、专业综合素质等知识培训。以临床岗位需求为导向,注重各级护理人员培训。

(3)层级培训与考核:在建立层级护士系统后,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根据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和工作内容拟定相关考核表,了解当前管理中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并注重追踪临床护士的工作能力,并将所有成绩纳入月底绩效考核中,利于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核心能力评分、护理管理质量。

评估法:使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量表,评估护理人员当前核心能力(包括观察问题能力、运用新知识能力、病历书写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措施落实、主动巡视病房等内容),各项最高分100 分。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SPSS 22.0 软件统计学处理,当P<0.05 时代表统计存在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所示。

表1 对比护理管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干预前评分(78.19±2.56)分,干预后评分(91.77±2.32)分;独立工作能力干预前(75.19±2.74)分,干预后(92.44±2.66)分;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干预前(78.06±2.85)分,干预后(93.06±2.74)分;观察及处理问题能力干预前(75.13±2.63)分,干预后(95.21±2.63)分;应用新知识能力干预前(72.95±1.22)分,干预后(96.08±1.13)分;语言交流能力干预前(72.75±2.65)分,干预后(95.77±1.65)分;病历书写能力干预前(75.03±2.68)分,干预后(94.86±2.54)分。

对照组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干预前评分(78.52±2.71)分,干预后评分(82.36±2.45)分;独立工作能力干预前(75.26±2.55)分,干预后(83.39±2.18)分;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干预前(78.15±2.76)分,干预后(85.66±1.31)分;观察及处理问题能力干预前(75.56±2.72)分,干预后(81.03±2.28)分;应用新知识能力干预前(72.69±1.45)分,干预后(83.65±1.45)分;语言交流能力干预前(72.69±2.76)分,干预后(83.16±1.78)分;病历书写能力干预前(75.16±2.59)分,干预后(82.05±2.68)分。

观察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存在严重护患比例失调现象,且工作量大,导致护理人员常表现为机械化工作,降低对工作热情,再加上工作环境的压抑,还可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倦,严重影响临床工作质量[5-6]。传统的管理方式中能够规范护理人员工作流程,但未针对护理人员实际学历、工作经验、文化背景、工作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导致整个护理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平衡,且缺乏整体性,可造成部分护理人员工作量过大,加重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无法做到劳逸结合,从而无法最大限度上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潜能,降低临床工作质量[7-8]。而分层级管理能够针对护理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性格特点,合理分布工作任务,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整体素质。

分层级管理能够创建互助、平等的工作氛围,促进护理的垂直有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阶梯,助于护理队伍的建设,促使护理工作更加井然有序[9-10]。通过分配各自任务和工作后,可提升集体凝聚力,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和压力,促使工作规范化,让护理人员感受到成就感和归属感,利于稳定护理队伍[11]。分层级管理主要优势在于:(1)分层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能够明确各个护理人员工作流程和任务,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保证分工合理,促使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针对化,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此外分层培训还可为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方向,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各级护理人员专业素养能力[12-13];(2)提高护理质量:分层级管理能够建立护理质控模式,更好为护理人员提供连续化的整体护理,无缝隙满足患者需求,便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14-15];(3)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分层级管理能够促使每位护士尽其所职,合理、科学调配人力资源和工作量,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保证日后的整体素养[16]。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分层级管理能够做到合理分配人才和工作量,便于清晰定位每位护理人员职能,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降低临床潜在护理风险,更好在根本上保证护理质量。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因为分层管理能够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其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总而言之,分层级管理能够充分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保证给患者提供系统化、持续性服务。

猜你喜欢

层级护理人员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