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底线思维视角下决胜全面小康探析

2020-10-21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诗经》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丰衣足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的夙愿。几千年跌宕起伏的历史演进不断丰富着这一寄寓了美好愿望的时代内涵。自鸦片战争起的百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身陷水深火热的屈辱史。新中国成立后,历经71 年的艰苦奋斗,决胜全面小康、消除绝对贫困胜利在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中等收入陷阱”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社会也将进入相对贫困新阶段。近年来,国际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我国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周边的挑战也更加严峻,这些不利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这一思维为应对国内外环境挑战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对决胜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和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底线思维的深刻内涵

(一)适度原则——底线思维的本质内核

适度原则是底线思维关于矛盾对立统一性的理性判断。表现为:当处于主动局面时,要善于发现潜伏的制约因素,及时调整策略、规避风险,尽可能避免被动局面;当处于被动局面时,要勇于挖掘深含的有利因素,汇集扭转不利处境的信心与力量,力争主动局面,善于把握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规律性与辩证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长期的探索与积淀,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同时,“中等收入陷阱”逐渐显现,高速的经济发展所掩盖的区域差异、分配不均、难以满足的多样化需求等贫富差距矛盾逐渐显现。底线思维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方法。坚持底线思维,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基本制度不动摇,守好红线、底线,做事有“度”,不盲乱、不冒进;另一方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善于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注重“度”的把握,注重发展的平衡性与可持续性。“度”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规则,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突破度的底线,平衡便被打破,基础便被破坏。底线思维就是善于寻找量变与质变的平衡点,不立于危墙之下,趋利避害,善于在绝境中查找出路。在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底线思维是“压舱石”也是“动力帆”,既能稳得住船体,也能为航行预警和应急提供动力。

(二)时代价值——底线思维构筑和谐社会

1.底线思维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动力源。理论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相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永恒目标,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上,底线思维既是“动力源”,也是“防护栏”。底线思维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无论是道德基线、耕地红线,还是法律高压线、生态底线,其目的都是始终保持底线意识,校正和匡扶实践中的过“度”行为,使社会在和谐中进步,在进步中促进和谐。

2.底线思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石。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坚持“底线思维”,为各个领域的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在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持续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指导,突出党管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巩固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基础。在经济上,突出经济健康发展和金融安全,客观分析当前形势,在金融保稳基础上,盘活经济,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社会上,突出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等基本需求底线,确保人民生存基本条件安全。在生态上,追求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在文化上,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追求文化的互学互鉴,实现文化的自信与自强。总的来说,底线思维已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构架,不仅规范各种实践行为,更多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底线思维有助于规避风险。底线思维在逻辑上具有前瞻性,可以对不利因素有效预警,在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保持适度警觉和长远眼光有助于健康发展,面对矛盾问题,不退却、不逃避,庖丁解牛般冷静探索规律,利用规律,成功应对各种挑战。

(三)道阻且长——底线思维的坚守与发展

底线思维作为一种系统性方法论,讲究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可以有效预见和抵御风险,这在党的事业中具有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打牢基础,守好底线,着眼全局,做好统筹与预防,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以应对各种矛盾问题,从而有效防范重大风险。底线思维意蕴丰富,突出表现为在坚守的基础上图谋发展,通过发展来巩固基础,这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灵魂所在,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尤其在新时代,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压力,在守好底线的基础上追求高标准发展,坚持高标准与稳底线相统一,也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总的来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在把握和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善于凝聚共识、调动积极性、汇集力量,使全民参与其中,形成强大合力,并使建设的成果由全民共享,进而提高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尤其在当前,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和转型,机会和风险并存,不能顾此失彼,只看到机会而默视风险将埋下隐患甚至触发矛盾。要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底线意识,做到即使碰到风险挑战也不至于无所适从、毫无底数,实现有备无患。同时,底线思维也是责任心的具体体现,在筹划与组织具体工作时,始终坚持人民标准,规范自身行为,不好高骛远,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老百姓得到切实的实惠,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久久为功,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同时,始终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全民的社会责任心,引导其自我约束、艰苦奋斗,奋力前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尽心尽力。坚持底线思维,要摒弃一些错误观念,比如守旧思想、懒政思想、多干多出错不干不出错,等等,坚持创新意识,远离贫困“低”线、勇攀共同富裕高线。

二、底线思维对决胜全面小康中的实践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常怀忧患之心”的优良基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务实的态度、求稳图安全的心态行稳致远。底线思维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并结合时代特征发展成为行之有效的执政方法与行动哲学,对决胜全面小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底线思维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方法

底线思维蕴含预防性、积极性与前瞻性,这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底线思维,防患未然、见微知著、主动作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具体方法上,既警惕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又不放过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尽可能把风险点理得细致、査得复杂全面些,把措施定得实些,才会有备则无患,遇到危险才不会惊慌失措、疲于应付,甚至被误导而失去原则,才能有章可循,更高效化解。另外,底线思维更利于激发责任担当,大是大非的底线不能突破,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境界与情怀。

(二)底线思维为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科学方法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当时的底线就是要解决群众生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工作就要守好底线,要与解决群众生活结合起来。如今,底线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全面”又要“建成”,二者为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有了底线,才会心存敬畏,有所自律和规范,行有所止,才会鞭策自己朝既定目标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员干部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有了敬畏,才会心中有界,头脑中有弦,肩膀上有责任,行动上有动力。

三、底线思维对决胜全面小康的实践启示

(一)明确底线:树牢“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观念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从绝对贫困过渡到相对贫困再到共同富裕,一定意义上讲,进入相对贫困意味着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没达到经济富足的水平,个体在资源分配和共享上还有很大差异,这种状态也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例如美国以及很多发达国家对相对贫困的定义是:家庭或个体低于中位数50%以下即可被确定为贫困。这便是一个绝对标准不断变化的概念。当前,如何缓解并最终消除贫困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面临的最大矛盾,而这一矛盾的主体便是收入处于弱势的老乡百姓,也是这一“木桶”中的短板。为补齐这一短板,不仅要解决绝对贫困的问题,更要解决脱贫后的致富问题,也就是说不仅要解决老百姓吃饱饭的问题,更要满足多样化需求,这也与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相一致。这就决定了要树立底线思维,明确当前底线,集中精力消除绝对贫困的威胁,保障基本民生,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更高标准,逐渐平衡分配中的不合理、不协调问题,缓解相对贫困压力。

一方面应强化顶层设计,做好治理相对贫困的系统性、综合性与协同性配套。在进行新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战略设计时,要突出相对贫困概念,考虑相对贫困的必然性与长期性,强化资源配置在城乡与区域间的平衡流动。另一方面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巩固脱贫状态,警惕绝对贫困的反复性,防止脱贫后的返贫。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填补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不足,防止“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问题的发生,逐步完善应对相对贫困的制度建设。区别不同层次做好贫困群体的民生保障。根据致贫原因区分不同的救贫措施,特别是守好特困群体的兜底保障,因地制宜多渠道完善一般性低收入的脱贫机制,同时,做好特殊性原因致贫的应对机制。规范完善社会力量救济组织,引导多方形成共克贫困的合力,增强脱贫工作的有感度和温度,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二)守住底线:增强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定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 年的脱贫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壮举,承载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克时艰的智慧结晶。决胜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以“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担当,坚守底线、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克服“一蹴而就”的急躁心态,充分运用辩证思维认清矛盾的长期性,增强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定力。

1.要善于控制量变,勇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辩证地看,由于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沿海与内陆差异、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先富带动后富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贫富差距增大、部分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局面,改善并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消除绝对贫困,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困难,防止不可持续的脱贫,控制并降低贫困人口数量,优化资源配置与资源共享,提高全民整体生态质量。历史地看,42年的改革开放使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实属不易。然而,由于矛盾的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未能齐头并进,甚至部分地区落后比较严重,成为短板,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补上短板,才能提高整体容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要善于转化底线,精于打好脱贫持久战。从“穷山恶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路决定出路,要善于转变思路,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远离底线。面对贫困,不能一味地严防死守,应注重改革创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时代特征,深挖细耕传统的“贫困元素”,探索服务当地或个体特征的脱贫新路径。

(三)追求高线: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底线与高线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概念。明确底线才能追求高线,只有明晰贫困点,制定针对性措施,解决矛盾问题,进而消除绝对贫困,并持续性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才能追求共同富裕的高线。追求共同富裕高线,应始终坚持群众标准,注重群众方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落脚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要坚持群众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是总书记对群众标准的准确描述,也是党的工作的基本遵循。在此次应对新冠公共卫生事件中,党中央始终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出发,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打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样板。坚持群众标准,要从群众的现实需求和困难中出发,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在群众生活中检验效果,闭环完善工作方法措施。要注重群众方法。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要深入开展细致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论证提炼群众的经验、智慧,进行理性升华,凝聚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理论。到群众中去,就是要用从群众中提炼的方法理论进一步指导群众实践,在不断变化的实践检验中丰富完善。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以习近平人民观点为指导,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充分相信并广泛发动群众,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依靠群众集体智慧,注重改革成果全民共享,逐渐形成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