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2020-10-20张微
摘 要:目的:通过调查以了解少数民族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邵阳学院2019级民族预科班的新生410人使用SCL-90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少数民族新生的阳性检出率是16.4%,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敏感、偏执,阳性检出率分别达到31.8%、20.8%、13.2%。与国内常模比较,除偏执外其余八项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比较中,女生的整体均值大于男生,且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上的因子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的维度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屡有研究报道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因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环境而产生心理问题。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因有本民族的风俗习性,同时接触到了各种新鲜的事物,他们不得不面对新环境下文化习俗、环境的变化,做出不同策略性的选择,放弃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些学生就会陷入孤独、无助和文化分离的境地,导致学校适应生活发生困难。文章通过对邵阳学院的少数民族预科大学新生适应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究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然后提出解決这些问题相应对策。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于2019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邵阳学院2019级少数民族预科大学新生410名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4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3份,有效率达到98.3%。其中男生208人,占总人数51.6%;女生195人,占48.4%。其中苗族141人,土家族139人,瑶族59人,侗族47人,回族6人,壮族5人,白族3人,满族3人。
(二)调查工具
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共90道题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共十个因子。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严重)。总分在160分及以上,提示阳性症状。得分越高,心理问题症状越明显。
(三)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e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当P≤0.05时,认为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新生适应的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发现,被调查的403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中,阳性症状检出率是16.4%。从各因子分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敏感、偏执,阳性检出率分别达到31.8%、20.8%、13.2%。由表1可见,403名大学新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除偏执外其余八项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不同维度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比较
通过独立T检验,女生的整体均值大于男生,且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上的因子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独生这一维度上,各因子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 讨论
此次所调查的少数民族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与以往的相关调查结果相似。因全国各地区中小学校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的学生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加,为更好地适应非民族学校的大学生活提供有力保障。此次调查的少数民族新生的心理障碍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障碍上,这和他们突然离开熟悉的生长环境,及各种文化差异有关。少数民族新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概括就是两方面。
(一)客观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以往生活的环境与非民族学院的内地大学有着较大差异。从生活环境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生活习性都与汉族学生有很大的差异。从语言环境分析,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突来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他们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从饮食习惯分析,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饮食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是民族禁忌的、有的是宗教信仰的,都会使他们初入大学进行适应。从生活习性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闲适,生活节奏相对较缓,突入大学少数民族新生也需自己调试才能跟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二)主观原因
因少数民族大学生初入大学校园需要种种的适应,对他们造成不少的挑战。因各个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的不同,会造成两种情况:一、一些同学很快地适应内地高校的生活节奏,学习跟进,与内地大学生融洽相处。二、一些同学因生活种种的不适,造成学习障碍,更甚拒绝和其他同学交往,只活动于小范围的“老乡圈”。这样更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唐茜.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1):16-18.
[2]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3-16.
[3]孙德忠,代枫.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4):146-150.
[4]李德福.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58-60.
[5]马玉威,李晨烨.中国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问题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5(2):144-145.
作者简介:
张微,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学院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