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物学角度谈谈对健康的认识

2020-10-20吕明华

读天下 2020年23期
关键词:认识健康生物

摘 要: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在所有初中课程中,生物学和心理学最为密切,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达成学科之间的整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健康;生物;认识

《义务教育学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觀的评价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这是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话健康,让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课程之一,“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与此相一致,课程标准也指出,“健康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半个世纪以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是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个定义一直被沿用至今,因为它显示了一种积极的健康观,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

(1)躯体健康: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躯体健康具有相对性,人体通常不断地通过各种机制调节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以适应和保持与环境中不利因素之间的平衡。由于环境不断变化,躯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

(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的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3)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河北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此健康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病与否的问题。

健康的内涵在不断发展,1989年,借卫生组织提出了“四维健康新概念”——一个人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整健康的人。

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精神方面。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其内容包括:健康者不宜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能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善良的品格,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时善良正直、心地坦荡,为他人着想,这样便可以减少烦恼,使心理保持平衡,有利于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健康”,具备的十条标准: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过分挑剔;

3. 会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变;

5. 能够抵御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合适,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齿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皮肤、肌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对人类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噪声、有害气体等均属于自然环境,是人们改造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负面产物,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心理环境包括性格、情绪、生活紧张因素等。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收入、居住条件、营养状况、文化等。

3. 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期所做的调查表明,生活方式和行为所引起的死亡的危险,已经超过了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在相互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健康起促进作用,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则对健康造成危害。

4.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控制疾病的社会措施,布局、资源分配、卫生工作方针、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对人们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情绪管理即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调控机制,自觉克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情绪管理是人类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它要求人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和适应性,能以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社会情景。

情绪因素在学生学业成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情绪将提升学业成绩,而消极的情绪将降低学业成绩。

情绪的变化通常伴随着生理的变化,如愤怒会使人心跳加速。如果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体验中,就可能使体内的器官和组织炫于不良的活动状态,长此以往将造成心理、生理紊乱,导致疾病发生。面对学习、交友中的各种问题,人们往往会有苦恼、焦虑、郁闷等消极情绪体验,若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些消极情绪,就会造成一定的身心问题。

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心理一一社会能力,又被称为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以适应和积极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可以说这些能力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它与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儿童青少年来讲,掌握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个人潜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已达到最佳的社会适应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总之,在生物学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生物学课程与健康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生物学教学中既要注意学习健康知识与健康生活方式的科学基础,也要重视关注学生的态度与行为转变。教学方式应是多样的,可以是收集资料、调查、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与开展、宣传社区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翠红.探究营养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4(20).

[2]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吕明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第十一师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认识健康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