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在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应用

2020-10-20郝建萍

读天下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教学

摘 要:近几年新课程改革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上,旨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素养,其中诗歌鉴赏教学是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对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深入挖掘诗歌鉴赏教学规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复习,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以点带面的进行综合复习,切实提高鉴赏能力。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在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中有效应用群文阅读教学对策,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指导方法。希望增强学生的复习理解能力,并且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教学

一、 引言

在高中阶段由于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高三语文复习中大部分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在诗歌鉴赏复习中,教师会选用试卷考察的方式进行练习,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以解题练习为主,教会学生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教师在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中,可以选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有点概念的进行学习探讨,增强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二、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应用价值

群文阅读这一词汇虽然看似新鲜,但是早在古代便已被应用。群文阅读能够引导师生围绕某一议题进行多种探讨交流,从而得到共同的结论的阅读模式。在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模式,对于同类型的诗歌也划分为不同的作者和朝代,例如田园诗人陶渊明和孟浩然等等,生活的年代,不同诗歌的背景以及创作风格也会大相径庭,所以基于复习角度上,通过群文阅读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并且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

群文阅读相比较传统的阅读模式来讲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课堂探讨交流而进一步得出结论,在探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享受学习过程,并不是传统的被动式听讲。互动交流能够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在群文阅读时,学生能够拓展思维,对于同类型的诗歌知识进行比较探究,学生需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也需要在课外进行大量的积累,丰富见识,拓宽视角,才能够在课堂上予以有效发挥。

三、 群文阅读在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中的应用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的立足点设定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作者知识和相关背景上,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复习与阅读掌握阅读鉴赏技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幫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群文阅读需要构建,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深入知道,所以要想贯彻落实这一全新教育观念,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不仅要讲解诗歌本身,更重要的是利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去复习了解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印发诗歌作者的当时背景以及社会面貌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于人物形象与塑造手法进行探讨交流,从而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全民参与,从而形成书面总结,通过此类方式学生能够多维度的了解诗歌鉴赏技巧,并且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在群文阅读教学指导之中,教师应当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鼓励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构建学习小组,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也能够了解知识点并且挖掘诗歌鉴赏相关信息。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古诗意象词语交流会”这一群文阅读主题活动可以选取李白的《长干行》《梦游天姥吟留别》、郦道元《三峡》、杜甫《登高》,先布置预习任务,领导学生复习巩固“猿声”意象,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描写这一意象的诗句进行联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小学生进行感悟分析,通过细致的联合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固定思维,学生也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复习巩固,相比较零散的复习来讲,此种情况下更能够带领学生感悟这一哀愁的印象,并且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深入分析意向的认知含义。

(三)明确复习目标,提高复习效率

群文阅读是针对某一议题展开多方位的探讨,所以教师在复习授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应当确保议题明确,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教材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是课件上复习效率。如果教师选举的议题与诗歌鉴赏不扶,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复习进度,所以教师必须要明确目标,例如学习巩固陶渊明《归园田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陶渊明相同派别其他诗人的背景,以及生活年代,鼓励学生更加透彻的了解陶渊明的写作风格以及该首古诗表达的感情基调,同时对于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深入了解,从整体上掌握理解诗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归去来兮辞》”几首古诗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意义和日后的生活中上文本中描述的那般自得吗?使学生能够增强对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感悟,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也能够增强课堂厚度。

四、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诗歌鉴赏是智慧与情感的审美过程,在引导学生阅读诗歌中,可以通过阅读诗歌语言感悟情感和意象,通过想象与联想创造诗中的意象,与诗人形成思想情感共鸣,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感受。所以在群文阅读指导之中,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师也应当将同类型的诗歌内容进行有效联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循序渐进的思考和探索,并且将课堂复习巩固,逐步延伸至课外阅读与写作,逐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素君.指向阅读策略的群文阅读:古诗词对比阅读教学例谈[J].基础教育论坛,2018(33):153.

[2]张超.“群文阅读”教学法在高中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3):175.

[3]陈旭强,王惠娟.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为样本[J].江苏教育研究,2019(Z4):116-119.

[4]王兴桑.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6).

作者简介:

郝建萍,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教学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高三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
如何高效讲评高三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复习课听课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