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轻混凝土在建筑地面保温中的应用综述
2020-10-20张晓南
张晓南
摘要: 全轻混凝土是一种轻质高强、保温性能良好的保温 材料,其特性十分適合运用于建筑地面保温。以轻集料、干混料和水按照一定配合比经拌合、浇筑养护而成的混凝土。密度适中,可减轻建筑荷载,抗裂性强,收缩率低,强度高。整体性好,与基层结合牢固,不易空鼓,不易开裂,浇筑成型收面后不用处理,直接可以进行装饰。施工快捷,能融保温、节能、收面、保护层一体,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和易性好,可提高工效。寿命长,与主体工程相同。适用于建筑地面(底层地面、楼地面)、屋面节能工程。
关键词: 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应用;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TK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2-0148-01
引言:全轻混凝土是用轻粗集料(轻集料)、轻细集料(陶砂)、胶凝材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等组分配制而成,满足建筑地面保温填充或找平要求的轻集料混凝土。它具有质轻高强,在保温隔热性能、燃烧性能、抗震性能、耐久性能和综合经济效果上都具有良好的特性,是一种运用于建筑地面保温理想材料。
1全轻混凝土的特性
首先是轻质高强。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全轻混凝土在保温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2000kg/m3~2800kg/m3,全轻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150kg/m3,较普通混凝土减少了近50%;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为1.28W/(m2·K)左右,全轻混凝土不大于0.25W/(m2·K)。干表观密度等级在1100kg/m3左右的无机保温材料中,泡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3.5MPa~6.0MPa之间,导热系数在0.27W/(m2·K)左右,而全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10MPa或15MPa以上,导热系数在0.25W/(m2·K)以下。相比于其他现浇无机材料,全轻混凝土在干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综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在建筑地面保温中的良好适应性。目前应用于建筑地面保温材料主要有有机保温板类和无机现浇保温材料类。有机保温板具有表观密度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隔声性能好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等特性,但其抗压(压缩)强度太低无法承重,且不能与基面很好结合,更没有有效的附着力。无机现浇保温材料与基层附着性能较强、施工方便、速度快。当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在15MPa及以上时,保温层与面层之间可不设水泥混凝土保护层。相比于强度较低的泡沫混凝土而言,全轻混凝土(尤其是LC15强度级别)更适合作为建筑地面保温材料进行运用,其无需做保护层,简化施工工序,节约人工成本,同时由于保温结构二合一,降低空鼓开裂的风险。从上述的全轻混凝土自身特性和与其他地面保温材料的比较可以看出,全轻混凝土目前是一种作为建筑地面保温的最理想材料。
2全轻混凝土在建筑地面保温中的应用
2.1全轻混凝土施工工艺对强度与干密度的影响
在使用全轻混凝土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强度和干密度,但是提高强度更重要。在提高了强度之后,可以通过降低水泥量等方法来降低干密度,还能够扩大全轻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制作工艺对全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非常巨大,由于陶粒是一种多孔材料,所以全轻混凝土的强度与水胶比呈正相关,经过裹浆处理的全轻混凝土强度与未处理的全轻混凝土的水胶比、强度基本相同,在进行浸泡处理之后,混凝土的强度大幅度降低。笔者分析之后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进行浸泡处理之后,陶粒会大量吸水,增加了水胶比。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一般只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搅拌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浸泡处理的陶粒不会大量吸水,在硬化的过程中陶粒会持续吸收水分,降低了混凝土的净水胶比。在经过浸泡处理之后,上述过程就不会发生,相当于增加了水胶比,进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陶粒裹浆工艺是将陶粒、水泥和三分之一的混凝土进行拌和,让陶粒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浓度较高的水泥浆,使用这项工艺可以减少混凝土搅拌时陶粒的吸水,降低总的水胶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试验表明,材料的添加顺序对全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不能让陶粒浸泡在水中,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应该防止陶粒浸水。不同种类的减水剂对全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不同,萘系减水剂对全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聚羧酸减水剂对全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由于全轻混凝土中主要是轻集料,而轻集料的轻度远远小于水泥石的强度,所以提高水泥的强度对全轻混凝土强度几乎没有影响。
2.2质量控制要求
(1)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符合要求。(2)全轻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为1200、导热系数≤0.31W/m·K、强度等级LC15。(3)平整度要求≤3mm,用2m靠尺、塞尺检查。(4)当出现空鼓时,空鼓面积小于等于400cm2,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两处。(5)混凝土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按照自然间全数检查。(6)特殊天气不得施工如:大风,雨天,施工的环境温度宜在5℃~35℃之间,夏季施工基层需要多洒水保证基层温度。(7)混凝土浇筑72h以内,严禁上人踩踏。在养护期间不得穿带钉子鞋在上行走,不能堆重物,不能在上面拉车,不得在其上面凿孔安装管道、支架等。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相对于施工企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相对管理人员来讲,除了是新的机遇之后,也是一个挑战。因此就需要加强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不断提升,从而可以确保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提升,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012(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10).
[3]《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编委会.建筑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五版),201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