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管窥
2020-10-20董红燕
董红燕
摘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日渐提速,让教学工作更注重以德为先。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应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协调发展,更需认识到网络时代中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哪些挑战,具有创新思维,以便积极应对。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避免其沉溺或是受到网络游戏、不良小说、低俗主播等消极影响,营造安全、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6-0230-01
引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应努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的德育工作体系[1]”。小学既是孩子认知能力、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也将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学习形成深刻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一方面需做好班级管理建设,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需关注德育渗透。立足互聯网+视域下,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简析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向学
首先,网络时代中学生接触智能终端设备的机会更多,这对于心智尚不成熟、自律意识欠佳的小学生而言,易导致其沉迷于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例如:我班就有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萎靡不振,时常犯困。经笔者与其沟通、向其好友侧面了解,发现该生因父母出差学习,暂住在爷爷奶奶家,其沉迷于手游,还经常邀请班中其他同学一起。对此,我没有对该生进行直接的批评教育,而是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中引入社会新闻,并邀请该生发言。对该生多加肯定,与其积极沟通,实现对学生的行为的引导。
1.2网络环境复杂,不利影响
其次,互联网中正负面信息交汇,复杂的环境易对小学生的成长形成较为不利的影响。例如:对于某些短视频、直播平台,其对成年人来说,多在午间休息或乘车中作为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因他们的注意力更易被生动有趣、多彩缤纷的事物所吸引,外加没有对孩子的上网时间加以控制,继而在耳濡目染中,使学生做出出格行为。有的孩子充游戏币、打赏主播等,大肆挥霍父母的积蓄,甚至因限制其上网而与父母产生激烈的冲突。
1.3德育方式单一,学生抵触
最后,面对新时代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问题,班主任应以创新思路,使学生感受到如同春风化雨般的德育滋养。很多班主任习惯以说教,或当学生间发生矛盾,以了解事情经过界定责任方的方式,落实德育教育,造成学生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一定抵触心理。这便会因德育工作开展方式单调,引发无效教学问题。
2化解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2.1引入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面对部分小学生沉溺网络,意志消沉,对学习不感兴趣的问题,需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对此,可丰富德育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能力,使其形成自我管控意识,认识到网络作为虚拟世界,很多信息未必是真实的。同时应引入家长的参与。例如:可发展孩子的多样兴趣,对他们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从源头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并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鼓励教育,使小学生具有成就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2净化网络环境,促进学生成长
为了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化解网络时代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助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还需净化网络环境。例如:可下载绿色童年、健康上网等智能软件,控制孩子的每日上网时长,并规范其网络应用行为。此外,班主任应重视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使其在网络世界中也能遵守规则,并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可怕性,不做网络“暴民”。通过德育引导,从小在学生的内心深植法治概念,避免其盲目跟从、在网络中发泄负面情绪或产生价值观扭曲。
2.3重视师生互动,化解抵触心理
为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使学生愿意听从班主任的教学引导,日常应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以他们更易接受的方式落实德育教育。例如:可以在云平台开设“树洞,我想对你说”板块,让小学生倾吐成长的烦恼、学习的困惑。以匿名的方式,使学生打消顾虑,班主任可以这样的方式走进小学生,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通过日常沟通、网络互动的方式,掌握班级中的真实学情,使德育教育得以高效落实。
除了上述的种种措施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培养学生面对网络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正确价值导向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网络责任感,主动、自觉地抵制网上不良行为。另外,面对虚拟世界,需要给学生以现实的引导,使其增加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融入集体活动,在现实的共同生活中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师应该在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相应的网络知识、技术,了解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需要和兴趣,并通过自身的参与影响和指导学生的网络活动。
3结语
综上,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3],形成全渠道、全方位德育格局,并非一蹴而就的。为此,班主任应认识到网络时代中,多元化意识形态与互联网中噪杂之声、各种诱惑,会对小学生学习与成长造成怎样的危害。同时,班主任应具有沟通艺术,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学引导的实效性,在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让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并适度限制其上网时间。从而,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发挥网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消除其对小学生成长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肖红娟.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5):16.
[2]巫梅芳.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9.
[3]马海霞.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