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讨
2020-10-20马彦宝
马彦宝
摘 要:创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育者的终极目标,通过高效课堂的建设,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会受益终身。要实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的高效率,需要从预习与课堂引导出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手段
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小学语文高年级同样需要构建高效课堂,这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与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
2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
2.1课前预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良好的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也是高效课堂中首先让学生学会的。具体的预习方法有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四字成语,圈出自己认为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字,查出四字词语的意思,写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查找关于本课作者的资料或关于课文中你感兴趣的内容的资料。一开始,可以把预习要求写下来,然后让孩子们按照要求逐步去做。学生在家里按预习卡的要求一项一项去做预习,锻炼了他们自学的能力。学生完成后交上来,然后教师要进行批阅。同时,在批阅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预习情况的好坏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
2.2对于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分类梳理
学生在预习课文之后,不仅提高了预习能力,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礎。预习中的汇报可以概括为生字、四字词语、词语解释、分段、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己的疑问等。在汇报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小组交流环节,这种交流合作需要长期训练。可见,我们应该对各小组成员做出分工,确定组长,分好序号,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他们的预习卡一步步的交流。对于学困生,组长和其他组员会帮助他进行补充。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不能看热闹,一定要深入到每个小组,解决矛盾,解决问题,大力表扬。孩子们都爱听表扬的话。长期下去,孩子们就会逐渐形成合作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之后,便是汇报了。高年级的生字不用一笔一笔的去记了,让学生交流难写的字易错的字,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入字理知识的介绍。四字词语和词语解释他们自己交流,我提倡使用大字典来查词语。如果是重要的词语解释,马上让交流的同学念,没查的就写。分段是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不是每一课都必须分段,但是大多数课文还是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分段的。我们可以交给孩子们一些分段的方法,比如时间顺序,地点的转化,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有时候在课堂上孩子们就会出现好几种分段的方法,这时,大家就一起梳理,然后找出最合适的。
有时候,一篇课文也可能有不同的分法,教师不要全盘否定学生。这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多商量。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我们不提倡孩子们使用什么全解完、全解读什么的,你一听就听出来,刚开始90%的孩子都用课外书,怎么办,还是奖励,自己写的加分,表扬能把全解上的内容总结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的同学,这样,他们逐渐就会把书本上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告诉孩子们不同课文不同的概括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对初中学习阅读理解非常有帮助。学生自由质疑的时候,从开始就提要求,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你的问题要有价值。如此,便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教学中注重引导,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
我们都知道,高年级学生,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对于文章中有争议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内相互交流,深入讨论而解决。当学生不能解答时,教师再适当指导。此时的教学环节包括出示梳理的问题、自主学习交流、全班展示,教师引导、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在这几步中,教师适时引导这个环节最重要。不是说我们高效课堂了,教师的引导就不要了,因为有些问题孩子们说的会很好,有些问题孩子们是谈不到的。如《白杨》一课的片段:“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孩子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在这个片段中,有的孩子谈的不深入,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白杨的三个特点:高大挺直、适应性强、坚强不动摇。这也是爸爸借白杨在表白自己的心。
3结束语
综上述,通过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交流、问题梳理与教师引导,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便产生了变化,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主体,他们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于同学们的发言也勇于补充,对学习中的问题也有了科学的质疑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们积极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在学习与交流中实现了全面、可持续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的价值,也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美娇.论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讨[J].中华少年,2019(11).
[2]毛益松.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8(02).
[3]徐吉成.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7(38).
[4]张奇.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讨[J].课外语文,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