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创新教学研究
2020-10-20莫惠景
莫惠景
摘 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承载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发扬我国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实际总结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即归纳词语、增加阅读、进行辩论、构建情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标背景下,老师应该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意识,优化课程的模式,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有效地创新。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缺少归纳总结
文言文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占据很大比重,未来文言文涉及的题型也会越来越复杂。因为相对与现代文字来说,文言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知识点呈现分散的状态,加深学生掌握的难度。部分老师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导致学生一直在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加重记忆理解的压力。一些老师认识到总结的重要意义,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构建系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学生无法掌握词语之间的联系。
(二)没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艺术结晶,但它在语言表达和文字运用上与现代文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熟识度较低,无法引起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学习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此外高中的课程学习节奏极快,学生们面临着多个科目带来的压力,老师不愿意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营造良好的文言文的学习氛围上。
(三)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教学中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终结式评价,忽略平时对学生们的考核与评定。老师没有制定明确的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只是死记硬背,没有理解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四)课程模式单一
老师的授课模式过于单一,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的模式,没有结合课程发展的需要,创新授课的模式。一味的进行只是灌输,学生无法理解古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或者具体词语的含义,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影响教学的效果。
二、新课标背景下创新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思维导图,有序归纳词语
老师应该让学生们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构建清晰地文言文的知识脉络,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模式,使用图像、线条、色彩以及重点标准等元素,构建清晰直观的文言文知识网络,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第一,对知识进行高效梳理,构建系统的思维体系。思维导图可以形成以点带面的教学模式,从某一个知识点出发可以直接辐射到整个文言文的词语解析。通过搭建文言文知识框架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概念直观的展示出来。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自主的勾画自己的思维导图,按照自身的思维模式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形成专属的文言文知识脉络结构。第二,加强学生复习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老师可以根据“记忆曲线”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点让学生们进行复习工作,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避免出现知识遗忘的情况。老师带领学生归纳词语的用法、解释、词性,帮助学生理解在不同句型中的应用模式,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增加阅读频率,提升鉴赏能力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应该让学生增加阅读的频率,养成阅读文言文作品的习惯。老师应该号召学生们进行大声朗读,直抒胸臆加强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阅读中可以逐渐增加自身的预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例如,在阅读《离骚》时,老师先泛读一遍,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老师的语言变化,明确需要加重语气的部分。其次,学生结合老师的模式和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进行再次朗诵。当读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感受到屈原先生坚贞不屈的意志。
(三)进行激励辩论,增强思辨能力
文言文中记载许多的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围绕某一篇文章进行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分析故事的走向,探讨文章中所表达的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同学们进行激烈讨论,分析造成这个悲剧结局的主要原因,从写作手法入手探究作者在文章中对焦刘夫妻、焦母以及刘兄等任务的刻画模式,阐述自己的对文章的看法。
(四)应用教具素材,实施情境教学
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保障情境具有针对性。同时,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应该采用逐层推进的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应该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设计出多样化、趣味化的情境;保障情境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要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明确设置情境的根本目的,为学生构建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蜀道难》时,老师先播放一段有关于蜀道的视频,让学生们感受它的山高谷深、道路崎岖。之后再对文章进行讲解,向学生们展示蜀道的图片播放壮阔的音乐,让学生们沉浸于紧张激昂的气氛中,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含义。
三、结论
综上所述,老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水平,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创新,促进继承与发展的有機结合,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文言文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宁.高中文言文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苏红艺.古人言,今人说——浅析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创新教学[J].求知导刊,2020(1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