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2020-10-20刘妍律

速读·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时期

刘妍律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在这一时期,不仅要注重对其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要加强德育教学,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笔者就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德育教学受到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德育教学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要确保德育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很多小学在德育教学方面都存在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喊口号、做表面功夫,在德育活动的组织上缺乏新意,墨守成规,也没有提前进行组织规划,这就致使整个德育过程流于表面,教育成效并不显著,學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低,参与度较差。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偏低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学都是直接将德育教学工作交给文化课教师负责的,没有设置专门的德育教师岗位,这些文化课教师普遍并未受过专门化、系统化的培训,所具备的德育知识也十分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德育教学的需求,这就对德育教学成果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与此同时,由于教师专业能力偏低、实践经验缺乏,在实际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很难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即使能发现问题,采取的解决方式也缺乏合理性,这就极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可能对其学习信心造成严重打击,这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从笔者的观察和调研结果来说,我国大多数小学所采用的德育教学方法都比较陈旧,小学不同年级的德育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教学手段基本没有任何差别,只关注教学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实质性内容,很多德育教师都是采用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这一传统教学形式所能取得的教学成效显然并不高,整堂课下来,学生所能记住的知识也比较少。另外,由于文化课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与德育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在教学方法上也只能生搬硬套,这就致使德育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二、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德育教学本身就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提高德育教学成效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实际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必须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创新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其主观意识,关注其课堂体验,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德育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编制,同时还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改变以往仅仅通过文字和声音传递知识的教学观念,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融为一体,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德育教学目标,使德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

(二)强化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养及其专业教学水平将对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实现小学德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最为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首先,教师自身必须积极学习和钻研,通过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并在平常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探索出提升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其次,学校应积极组织相关培训活动,让所有教师都能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帮助教师提高其德育教学专业水平。此外,学校还可定期选拔一批文明学生、文明班级以及优秀德育教师等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示范与引导作用,鼓励广大学生与教师追求高尚品德,并主动约束自身的行为,在校园内弘扬和践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三)合理安排德育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墙、宣传栏以及校园广播等宣传载体,对校园公益、好人好事等进行宣传,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其次,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结合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舞台剧演出、歌咏比赛、主题演讲等不同类型的活动,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活动,弘扬和传播民族精神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团结他人、奉献社会等良好情感与品质。

(四)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实际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开展节约用水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用水习惯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建立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结纽带,从而提高学生的领悟力与接受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学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很多小学在德育教学方面都还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师专业能力偏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并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

参考文献

[1]熊英.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47):124-125.

[2]陆艳.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05):258.

[3]邓音.探讨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9(24):49-50.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